心理学大师荣格认为人的一生其实有两次,一次是活给别人看的,另一次是活给自己看的。只有当你意识到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你时,第二次人生才真正开始。
最近热播的话题剧《我的前半生》便讲述了女一号罗子君开启第二人生的故事,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贵妇在遭受丈夫背叛后将前半生归零,重新活过。
同《欢乐颂》这种现实题材的电视剧一样,《我的前半生》的热播也带动着全网的话题讨论,罗子君的被遗弃成为婚姻残酷真相的注脚之一,恰好契合了高离婚率的当下,人们对婚姻的不信任感。
窃以为,在婚姻中,最动听也是最狠毒的情话莫过于“我养你”,当婚姻变成了寄生关系,意味着某一方从独立个体变成附庸品。越放弃自我越没有安全感,越没有安全感越需要依靠,于是最后婚姻变成了一种捆绑,将彼此勒到窒息。这就不难解释为何在剧中,丈夫陈俊生会出轨一个才貌都不及罗子君的女人,因为陈俊生想要的其实是逃离,是挣脱罗子君挂在他身上的枷锁。
看一段婚姻好坏,不是看吵架的次数多少,而是看婚后你的人生是更加积极向上还是渐渐黯淡无光,好的婚姻让人成为更好的自己,糟糕的婚姻让人逐渐失去自我,变成家庭的附庸品。
这部电视剧的原著是被称为“师太”的亦舒,说是师太,是因为文字中带着力透纸背的荒凉,她笔下的女子恰如剧中的唐晶一样,“确定爱情易逝、婚姻易碎,所以日夜兼程地追求物质和精神的独立”。
无疑,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壮大让越来越多的女性在事业上巾帼不让须眉,女孩们阅读、旅行、奋斗,不再依附婚姻而存在。但独立不应该是一种自卫的武器,不是对婚姻和爱情失望后寄希望于让自己变得坚硬到刀枪不入,这样的独立只会让自己活得东奔西突、茕茕孑立。
独立应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意味着你永远作为一个独立个体而存在,有自己的审美、偏好和追求。独立是要你相信,我值得更好的爱情更好的生活,因为我一直在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鲁迅在小说《伤逝》中写:“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而《我的前半生》沿用了《伤逝》中男女主人公的名字,这种联系也提示着我们:人必须先作为个体而存在着,爱才能有所附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