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人类不断地对幸福的定义进行着探索。幸福是什么?金钱,名望还是成就感? 哈佛大学开展了一次史上对成人发展研究最长的一次研究项目:从1938年开始,至今75年间,他们跟踪、询问和记载了724位男性的工作、生活和健康状况等,发现幸福存在于「有品质的关系」里。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我们更加快乐和健康,而夫妻关系是人际关系中的一个非常最要的方面。婚姻要维持长久幸福需要我们去不断学习。
”怎么结婚之前没发现你这样子?“这是很多夫妻进入婚姻后发出的感叹。结婚久了,夫妻之间任何的缺陷都会暴露,两个刺猬肯定是不能互相取暖的,只有把各自身上的刺都收起来,把心中柔软的那部分坦露给对方,才能获得相互理解和支持,走得更长远。
1."爱“是个动词
”爱“是一个动词,而不是一种状态。结婚久了,常觉得两个人之间的话题越来越少,不是围绕着孩子就是家庭的琐事,吵吵闹闹,一地鸡毛,久而久之,夫妻关系淡了,越不想沟通就越没有话说。所以樊登老师说其实“爱”是一个动词。"爱“对方就是要有所表示和行动:
1)去沟通和了解对方在做什么,时时更新彼此的信息,进行思想的交流和探讨,做到相互的理解。
2)真心地为对方着想,做到感同深受,不要以教导的高姿态去说教,让对方反感和动怒。
3)体会对方的优点,并写下来,及时地给予对方二级反馈,比如对方做了一顿好菜时,或耐心地陪着孩子时。
4)创造彼此靠近的机会,比如说一起去看个电影,全家出去旅游,一起去聚餐,建立家庭讨论日。
2.心理上尊重和认可对方
尊重对方意味着面对不同之处不会横加指责。两个不同生活习惯和地域的人结合在一起,就会有冲突和矛盾。尊重彼此的不同和习惯,原则性的问题先搁置,关系才能长久。
刚开始先生对我提的意见和建议总是习惯性的驳斥和反对,这让我觉得在这个家里没有一点话语权,对他的大男子主义非常地反感。所以我也习惯性地不想与他沟通。但我反思每次吵架的缘由,发现当他指责我时,我与他说话的态度,总是以急躁和辩解的心态开场,没法以一种平静和温和的态度开始,结果往往不欢而散。
《圣经》上讲要 ”要快快的听,慢慢的说,慢慢的动怒“,我们习惯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如果先听对方的想法,再温和地去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不会开口指责和质疑,情形就变得好了很多。
生活中要想让对方改变是不可能的,我们能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自己先改变了,他人才可能慢慢改变。
3.家庭的中心是夫妻
夫妻组建家庭的目标是为了幸福和爱。家庭的重心一定不是孩子,因为如果孩子长大成人,那家庭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了。家庭的中心应该是父母,父母关系稳定而和谐,孩子才会健康成长。所以父母和孩子都要有成长型思维,父母要进步和学习,与孩子一同成长,才能打造正向循环的家庭秩序。
有人认为婚姻双方不吵架就是幸福, 也许有些人结婚真的可以做到不脸红不吵架,但是我和老公是坚决做不到这一点的。幸福的婚姻不应以吵不吵架作为衡量的标准。
幸福而长久的婚姻一定是夫妻之间共同进步的,经常会发现婚姻中出轨的一方把另一方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而另一个人还在原地踏步。幸福不意味着牺牲自己而成全对方,婚姻中没有了自我,往往会有苦毒和怨恨。所以婚姻中双方既是独立的又是共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