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1)什么是问题?
2)如何找到真实需求?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面对问题时绞尽脑汁却无解。这时,我们有没有想过其实是问题本身出了问题呢?或者说其实你想要解决的压根不是你自以为的那个问题,所以目标都错了当然就无解、甚至解错了。
比如,当我们觉得时间不够用时,大部分人会想去学习时间管理,觉得学习了时间管理的方法,可以更高效的利用时间,当然就可以把想做的事都做完了。
但是,这真的是时间管理的问题吗?深究会发现,我们其实是不懂得放弃,不懂得摒弃不重要的东西,把精力集中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这点很难,因为你要克服契可尼效应(指人会对没有完成的事耿耿于怀)。而学时间管理是相对更容易的。我们会认为学了时间管理,会搞定这些事情了。
所以说要解决问题,首先要重新定义和澄清问题,找到内心真实的需求,这才是寻找答案的正确姿势。否则问题不够准确的话,它的答案是没有意义的。很多时候,我们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是我们内心里面已经存在的那个问题。
提问比答案更重要。
一. 什么是问题?
麦肯锡为首的流派认为,问题就是落差,是一种理想情况和现实情况之间的落差。高德拉特管理流派认为,问题就是冲突,是两种现象、选择、可能性之间的冲突。
其实上述两种流派都指向下面这种关于问题的定义,
问题=R2-R1,即问题就是我们从现状抵达理想结果的过程。
R2:理想结果 (Result)
R1:现状 (Reality)
我们清楚了问题的定义,其解决方法也可以从定义中一窥究竟了。
二.澄清问题的方法
澄清问题的方法有6种(本文介绍4种,另两种欢迎大家去听课),让我们从最简单的开始“解题”吧。
(一)规范问题的写法
有时我们只需要把问题写成规范的样子,就可以发现原本忽略的、藏在意识之外的想法,找到问题的答案。
那么怎么才叫规范的写问题呢?其实,很简单,我们只需要按照问题的定义,把问题描述为R2、R1就可以了。
比如我想今日事今日毕,那么我可以把问题写为:
R2:我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完每天的事情
R1:我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完每天的事情
通过这样规范写出问题后,我们就可以发现提高时间利用率or减少任务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通过这样的改写和定义,我们可以把开放的、没有头绪的问题,转变成封闭的、有方向的问题。虽然它不能帮我们解决问题,但可以帮我们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
(二)探寻真实需求的方法
生活中我们更多存在的问题是“我在R1,要去R2。但我要去的真是R2吗?我会不会走错路了?”为了找到自己最真实、最核心的需求,这时我们可以通过5 Why提问法、360度审问法以及曼陀罗审问法,进行追问,以弄清自己真实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1.5 Why提问法
5 Why提问法是一种破除人们惯有的自动化思维的方法。它通过不断去询问“为什么“”的方式,往上追问,溯源,把我们内心觉得众所周知的,不言自明的想法拎出来,重新审视,看看他们是不是真的成立。
老师在讲课中举例到:朋友问“怎么样才能写出像你那样的文章,可以教我吗?”这时,为了解决朋友的问题,我们首先得知道他背后的真实需求是什么。于是老师进行了以下追问。
通过追问,我们可以发现,朋友的自动化思维里至少有两处错误,一是不一定文章质量一定要高,粉丝才会转发。二是不一定广告才是最大的收入(此处也提醒了我们如何追问自己,迈过自动化思维的“坑”)。
同时,我们也通过追问,最后知道了朋友的真实问题其实是想靠自媒体养活自己。此时我们也就清楚了,根据他的问题,教他写作,未必是最好的方式,更好的可能是教他推广和运营。
在使用5why提问法时有一点特别需要注意,那就是追问时要设置边界,不能“穷追猛打”。追问的边界是指只追问到问题本身,而不是追问到这个问题反应的本质。追问的核心诉求是通过询问“为什么”去破除自动化思维。比如上例其实还可以继续追问,但继续追问下去就和“自媒体”没有关系了,也就和帮助者没有关系了。所以不应该再追问下去。
2.360度审问法和曼陀罗审问法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当问对方为何要这么做时,对方说“不为什么”。这时,我们又该怎么办呢?这时我们就可以用360度审问法、曼陀罗审问法来解决。
(1)360度审问法
大家看下面这张图,它很形象的诠释了360度审问法。
360度审问法,往上是溯源,往下是问果(如果实现了会带来什么好处),左右则是正反面的例子。通过这样360的步步逼近,最终把问题精确化。
(2)曼陀罗审问法
曼陀罗审问法是360度审问法的升级版。
* 首先,先写下问题。
* 然后写下优缺点,尽量穷尽。
* 第三步,在上面写下“兴趣点”,即这个问题为何吸引我,与我的联系是什么。它和优点的区别是:优点是针对问题本身,而兴趣点是优点里面真正吸引我的那些东西。这个点是引起我注意的原因。
* 第四步,在下面写出我对于结果的期望,我之所以会思考这个问题,是因为他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效果,如果成功的话带来什么收益。
* 第五步,左下方写下“其他的后果”。即做横向拓展,它除了带来我所希望的结果以外,还会不会造成其他的影响。比如,会不会失败?失败了会怎样?它会对周围的环境或人造成什么其他影响?
* 第六步 写下长期的结果。通常我们可以把时间轴拉到3-5年,甚至更长去思考。这个思考让我们未雨绸缪,规避未来会出现的问题。
* 第七步 左上方写下反面影响,即“不做会如何”。省下机会成本去做别的事。
* 第八步 替代方法。有助于我们跳出框架,重新思考问题。
注意上面的顺序不要打乱,以免思维混乱。另外,要尽量穷举所有优缺点。
在讲解曼陀罗审问法的应用方法时,老师以自己为例,当面对一个项目决策时他问自己:我是否要参加这个项目?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从八个维度去全面的看待问题,逐个检验这些想法是否成立,从而把问题转变成内心真正的一些渴望与困惑。
当然,应用上述几种办法可能并不能帮我们解决问题。但它可以帮助我们打开思路,从更多维度去思考问题,理清自己的想法和期待。它们其实就是一把钥匙,目的在于打开你内心深处隐藏着答案的那扇大门。
这次关于定义和澄清问题的课程中,L老师还讲到了私董会,即群策群力澄清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面对内心冲突时,如何审视内心需求的方法。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关注老师的公众号获得开班信息。
网上的各种课程我参加了不少,说句真心话,良莠不齐。但L老师的课,全程干货,非常饱满,绝对值回“票价”。最重要的是,老师一直在线,就算结业了,也可以继续和他讨论问题。
如此认真负责的老师真是不多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