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觉得我家特别冷清,父母白天上班,晚上回到家,也没有过多的话语。老妈习惯性地躺在沙发的一边小憩,而老爸靠在沙发的另一边,明明看着占地位置不多的沙发,却好似隔出了银河般的距离。
总想为此做些改变的我,尝试过一回到家就会坐在沙发中间,和他们聊各种话题,学习上的困难、生活中的趣事等,但他们都爱搭不理。老爸看着电视,偶尔点点头,老妈就更夸张,不一会儿就从旁边传来熟睡的声音。
几次尝试都无果,我也想放弃了。他们本身话就不多,加上工作后很累,而且我们在外读书多年,几乎不在家,他们各自似乎也都习惯了这样的相处方式。
我也慢慢习惯,既然改变不了什么,那就尽力在有限的时间里多陪伴他们吧。但在这一天,我明显感觉到了家里其乐融融的那种氛围,这是我期盼已久的感觉。
受疫情影响,我和兴乖(我对妹妹的称呼)放假就直奔家里,没敢在别处多逗留。老爸是一名教师,和我们一样有着寒暑假的休息时间,老妈就在家旁边的小卫生院里工作。
这天,碰巧我们都休息,由于前一天帮老妈整理资料有些累,所以她准许我们第二天多睡会儿。我和兴乖睡了个舒服的懒觉后,发现天气格外的好,简单收拾后,下楼晒会儿太阳,逗逗小狗,用网上淘来的梳子给它们梳妆打扮一番。
午饭时刻,老妈拿了块新鲜肉出来,叫上老爸帮忙一起弄。我和兴乖也自觉的迎上去打下手。于是,一派和谐的场景出现了。老爸烧肉、洗肉;老妈用瘦肉部分炸酥肉;兴乖淘米煮饭;我弄着待会儿煮汤的食材。四个人各司其职,为我们共同的午饭努力着,这种简单的幸福,感觉真好。
傍晚时分,我们四人又一起去散步,这种时光,一年中都很难遇到几次。散步这个事是老爸老妈已经坚持了一年的运动,几乎可以算是风雨无阻。但年底老妈工作忙些,就没办法继续进行了,兴乖放假早些,却十分不爱运动,可以十天半个月不出门那种,所以只剩老爸一个人走。
我工作放假回来后,陪他走了好几天,我很珍惜,也很享受这样的日子。因为小时候总说长大后要怎样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直到长大才发现,连最简单的陪伴,我们都做不到,更别提曾经那些异想天开的报答方式。
兴乖年龄小些,她并不明白这些生活道理,总是沉迷于自己的游戏世界,可今天她也出乎预料的加入了我们的散步活动中。但意料之中的是,她性格孤僻,只愿一个人戴着耳机走在队伍的后面,老爸好心提醒她稍微快些,她却冷言冷语的说了句:“要是你逼我,那明天我就不走了”。
我本觉得有些气愤,觉得她已是大人,性格却如此执拗,对父母说话还这样,实在有些伤人心。但细想除了与父母交流较少以外,其它方面都做得挺不错的。于是我只能安慰自己,或许她慢慢就会懂事了,至少她现在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没过一会儿我们就将她甩得远远的,只是会时不时回头张望下她到达的位置,以确保她是否安全。见天有些黑了,老爸还主动打电话叫她抄小道回去。最后我们多绕了一公里的路程,来到汇合的位置——电站,再次打电话给她,她居然还没到,并且强烈要求我们不用等她,但我和父母二人都默契的选择了停下脚步等待她一起回家。
这就是家人,没有过多的话语,却默默付出了许多,而这些付出往往会被作为孩子的我们忽视。以至于以前的我总是误会他们,认为他们做得不好。
对于交流少,我也检讨了自己,虽说父母确实话不多,但自己也没做得多好,有时一个月都没有与父母打过一次电话。他们已习惯没有我们的生活,所以在我们回来后自然也不会有过多的言语表达出来,只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对我们的爱。
相信我们家会越磨合越好,也希望孩子们能多抽出时间陪陪父母,在你眨眼之间,他们头上的青丝就已渐渐变白,别让陪伴成为彼此的遗憾。
【无戒学堂日更第三十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