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我并不明白,为什么《你当像李白长风破浪》这本书里,每章的开头要放上这样一幅图片,比如这镶金兽首玛瑙杯。于是,我继续翻书阅读,直到伴着桔黄的夜灯昏昏欲睡,半睡半醒间,耳边忽然传来,李白的那首《月下独酌》。
我仿佛当真穿越到1300年前的唐朝,看着一身白衣的李白,眉目如画,清风霁月,手里拿着的就是这镶金兽首玛瑙杯,举杯向天,眼望明月,吟诵着这首流传至今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晃然间,就明白了这本书作者的用意,他在邀请我们每一个喜欢李白的人,都能在这本书里,感受那场不羁的生命轮回。
我来人间一趟,就要光芒万丈
李白这一生,流传下来有记载的古诗就将近千首,几首每一首拎出来都脍炙人口。不得不说,李白真是天生的诗人,这天赋,几乎无人能及。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在他看来,读书可以这么简单。
“才子”这个称号,可能就是为了他设计的。然而,再厉害的才子,要想扬名立万,也需要有人引荐,有门路做官,可李白这性子,可想而知的结局是什么。
正如书里所写,李白有时自卑得要命,大叫“行路难,行路难”,有时候又自大一塌糊涂。“群看我才能,何似鲁仲尼”。他就像一个本真自我的孩子,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内心跌宕起伏,行为冲动夸张。
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一生的光芒万丈。他游历天下,结交善缘,不论爱财还是当官,只想直中取,不屑曲中求。
在那个大唐盛世,他一介布衣,却能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一登龙门,这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制度时期,可想而知,都是非常罕见的事情,而这些,是给李白独有的荣光。
但那又如何,他千金散尽九死一生,却还是不屑天子挽留,只渴望为国为民做出改变。但最终,这些不得志的抱负,只能隐隐的藏在他的诗中,留给后人传诵了。
孤独,是天才的宿命
李白是孤独的,从那首《月下独酌》就可以看出来,然而,我们也慢慢明白,他的孤独其实与他人无关,它关乎的是人生的意义。
或许,就像书里所写的那样,李白是最早认识到人存在孤独和困境的天才。“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些诗句无不意味着,他深切地感受了时间易逝,一个人的年华老去,只在一瞬间而已。
我们都知道,人从一出生就被束缚在时间和死亡的罗网中,更多的时候我们根本不自知,而在1300多年前的李白,却意识到了,于是有了那句“茫茫大梦中,惟我独先觉”。人类只是宇宙间无根的过客,而在当时,相信能理解他想要表达的意思的人,几乎没有吧。
于是,他只能寄情于美酒,然而,这也并不能减少他的孤独,依旧觉得在这茫茫宇宙间无依无靠,这便是天才的宿命吧。
穿越盛唐,如果是你,该如何轮回
这些年,乘风破浪这个词,一直充斥在耳边,它或许就来自李白的那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吧。一直以来,李白都是一位个人主义鲜明的诗人,把个人的能量发挥到了极致,这使我们这些每天上班和领导周旋,下班围着孩子转的普通人,总觉得生命应该有一点点闪亮和光芒的。
人生可以有不同的活法,哪怕是在千年之前的盛唐时代。我想,这本书的作者,当真是爱极了李白,才能将李白这一生用这八个篇章,用近百首古诗的品鉴,让我们能够在仓促、慌张的生活当中,回归某一刻的安宁,点亮了心中暗藏已久那盏梦想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