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七期的規劃很好,城市意象很好,雖然我僅僅是用街景瀏覽,都能感受那份優雅與現代感。
維基百科這麼說:
”2000年代後台中市計畫興建的幾個重要建設,包括新市政大樓、議政大樓、臺中歌劇院及全臺灣最大的戶外劇場——圓滿戶外劇場等等,幾乎都在七期重劃區內,是台中市公共設施發展最密集的地區,加上百貨購物商場與飯店陸續進駐,且位於高速公路交流道附近,交通便利,目前已成為台中市地價最高的地段以及最精華的區域,七期所涵蓋的西屯區與南屯區,在每年的土地現值增幅都是在台中市市轄區裡面的前兩名”
“新市政中心內的政府重要機關主要有:臺中市政府、臺中市議會、臺中市警察局總局、臺中地方稅務局總局、中央健康保險署中區業務組,此外,臺中國家歌劇院、秋紅谷生態公園、新光三越台中店、Top City 台中大遠百、老虎城購物中心、禮客台中店、林酒店等亦座落於此地,今日本區已成為臺中市政治、商業的重要核心。”
可見台中七期的定位與擔負的城市角色與桃園中路是不同的(也許青埔會比較相似?)。到底桃園中路未來會變得如何,我也不能確定,更無法保證不會塞車。肯定是不會像台中七期的,也不需要像台中七期。
台中七期市政中心的模式本來就會帶動地價上漲,再加上集中式大型公共設施,可以在此地發展的大概只剩下豪宅聚落了,面對市場機制,台中政府能做的好像也不多(還是刻意為之?)。
社會分層現象在這裡清楚的呈現,我記得有一篇文章分享台中七期的生活經驗,被抨擊是假豪宅,說總價僅僅三千多萬,破億的才是真豪宅,一般人不適合住在七期等等,讓我見識到人心被資本分化扭曲的程度,超乎我的想像。
有錢並沒有錯,有錢可以選擇自己想過的生活。但是無論如何,保持善良是做人的基本價值。更何況,發言抨擊的人可能還不屬於有錢的族群。
七期集中式大型公共設施感覺是面向全台中市民開放的,但實際上更像是服務於旁邊的豪宅聚落。就像藝文特區中央廊道與兩側豪宅的關係,一般市民就得通過主要幹道中正路和大興西路才能到達。
中正路、大興西路、南平路隔開了正藝文特區和泛藝文特區,慈文路則隔開了藝文特區與舊市區。台中胡市長卸任前依然繳不出的功課是舊市區的沒落與空心化,歷史當然很有可能在桃園重演。
幸好我們現在擁有知識與工具,時代巨輪也推動我們到現在這個時間點,讓我們看到許多宜居城市的基礎是如何被打造。
讓我們重新思考讓城市變得安全、舒適、有趣的根本原因到底是道路、建築、車輛這些死的東西,還是人與人交往激盪的火花、鄰里間討論怎樣讓孩童更安全的上學還有每個人在街道上閒晃的基本樂趣。
都市化過程出現的人口集中及貨品集中現象,讓我們誤以為道路與車輛才是都市化的核心動力,但歷史總是不斷地重演,在人口初步集中後,道路就必須拓展,更多的道路與更多的車輛,負面效應成等比級數增加,直到城市無法承受。
難怪有人形容道路與車輛像是城市得了癌症,不斷地蔓延直到城市死亡。因為道路與車輛從來不是城市發展的核心動力,“人”才是。
我們必須真正在乎,人究竟是怎麼生活於城市之中,才能看清那些事物才是重要的,又有那些應該捨棄的。
城市是作為一個空間,提供人與人交往的容器。人走在街道上,可以全身心地感受城市氛圍與周圍的人群,這時城市發展隱藏的機會也存在其中。所以,我想生活圈安全、舒適、有趣,會是更重要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