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本章讨论经济学方法论,如何训练出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
2.1 作为科学家的经济学家
经济学家研究并提出理论的方式与任何学科并无区别 - 提出理论,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证明或否定理论(私以为应该是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分析数据,找到解释理论,在进行验证)
2.1.1 科学方法:观察、理论和进一步观察
经济学家像其他科学家一样运用理论和观察,但是他们面临一种障碍:在经济学研究中,进行实验往往是很困难。因此经济学家非常关注历史所提供的自然实验,即历史上发生的经济事件及其数据。
2.1.2 假设的作用
经济学家进行研究时,经常使用假设。假设可以使复杂的时间简单化,而且使解释这个世界编的更为容易。(即忽略次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和因素,从而找到本质)
2.1.3 经济模型
所为模型,即简化的抽象经济理论。包含主要部分和各部分的关联方式。
2.1.4 我们的第一个模型:循环流量图
循环流量图: 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这个模型中,经济由两类决策者构成,家庭和企业。企业投入生产要素(劳动、土地和资本)来生产物品和劳务。家庭拥有生产要素(应该只有劳动吧,并不拥有土地和资本吧)并消费企业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
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家庭是买家,企业是卖家。家庭购买企业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
在生产要素市场上:家庭是卖家,企业是买家。家庭向企业提供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投入。
这是一个简单的经济模型,略去了在某些情况下回很重要的细节。例如一个更复杂、更为现实的循环流量模型应该包括政府和国际贸易的作用。
* 就这个简单的模型来看,经济得以正常运转的原因是该循环可持续进行。但是如果随着机器的发展,企业不需要从家庭购买生产要素(劳动力),那是否会导致循环断裂,从而经济崩溃?另外,循环可以持续的根本原因在于流入和流出量一直,如果企业收入持续大于家庭收入,那么是否循环越往后越不可维系,从而导致循环破裂?
2.1.5 我们的第二个模型: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生产可能性边界图即描述有限资源情况下,不同分配方式得到产出的曲线。
F,A,B,E即不同分配方式所对应不同的产出。D即未能最大化利用生产资料的情况。C点即不可能达到的产出,因为现有生产资源不支持。
* 个人感觉该图只是用于概念,实际情况远远复杂且不可预估。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的是在一特定时期内生产不同物品之间的权衡取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权衡取舍可以改变。
随着电脑生产率的提高,单位生产资源所产出的电脑数量更多,而汽车生产率并没有太大变化,因此曲线在电脑端会上升。
2.1.6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传统意义上,经济学被划分成两个领域,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他们如何在特定市场上相互交易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
2.2 作为政策顾问的经济学家
当经济学家试图解释世界经济的运行时,他们是科学家,当经济学家试图根据理论去改变世界时,他们就是政策顾问。
2.2.1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关于世界的描述一般有两种:
实证表述: 描述性的,描述世界的样子,对客观存在的描述
规范表述:规范性的,描述世界应该是怎么养的,根据理论对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进行表述,含有主观看法。
2.2.2 华盛顿的经济学家们
华盛顿的经济学家能够影响国家经济和政策,而且比常人想象的更有力。
2.2.3 为什么人们总是并不遵从经济学家的建议?
在待议制民主政体中,制定经济政策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而且总统(和其他政治家)往往有充分的理由不采用经济学家建议的政策。经济学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他们的建议仅仅是一个复杂过程中的一种要素。
2.3 经济学家意见分歧的原因
1. 经济学家可能对世界如何运行的不同实证理论的正确性看法不一致
2. 经济学家可能有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对政策应该努力实现的目标有不同的规范观点
* 总的来说,第一条是谁的理论是正确的大家争论不一,更可能每个理论都只对了一点点
第二条则是经济学家收到自身主观立场的影响,导致目标不一致,而目标不一致则导致采取的行动不一致甚至完全矛盾
2.3.1 科学判断的不同
真理总是在争辩中发现,例如日心说和地心说的看法,今天看来也许显而易见,但是在当时仍是需要大量争论和证据才能发现的。
2.3.2 价值观的不同
经济学家有时候提出了不一致的建议,是因为他们有着不同价值观。对经济科学的不断完善并不能告诉我们在经济中谁付出的更多而谁应该得到的回报更多。
2.3.3 感觉与现实
虽然由于科学判断和价值观的不同,经济学家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分歧,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经济学家的看法还是一致的,经济学家之间的共识远远超过人们认为的那样。
2.4 出发吧
第一章和第二章介绍了经济学的观念和方法,接下来开始正式学习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