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堂上,我的老师告诉我,你们是未来的教育家。
研究生课堂上,我的老师告诉我,你们要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
教学后,我的学生告诉我,你要成为我们觉得好的老师。
从未来教育家到研究型教师,再到被学生肯定的好老师,似乎在不断降格,但事实上,这三个身份是对教师不同维度的评价。我的老师没告诉我的东西,我的学生告诉我了,这是我从教的第一个认识。
秉承师大“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校训精神,心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肩负变革当前教育现状的使命,我成为一名教师。初涉讲台,我迫切地想开启属于我的教育新篇章,实践我的所学与所悟,我不知天高地厚地在我的班级折腾,信心满满准备放开手脚大干一场。然而,很快我便意识到,自己离成为一名专业教师尚有很遥远的距离,更别说我的老师对我们的期望了。
由于欠缺组织教学、组织课堂的能力,我的课就像演讲。最初,我非常焦虑,我该怎么做才能把话讲明白,把课将清楚。我做了多种尝试,认真准备课堂中的每一句话,提前做好教学设计,反复熟悉各个流程与环节,可是,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另一个问题又凸显出来,教学变成我的演讲,课堂只有教,没有学,只有教师的自我展示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只有学生的听,没有学生的问。最关键的问题是我不了解学生,教学设计总是高于学生,也即我的教学是以我为起点和目标,而不是以学生的学为起点和目标。每一个学生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的成长不会一帆风顺,作为语文老师,当然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所以,在语文教学之外,我又成了学生的心灵老师。这一年遇到的问题总结起来:一、欠缺教学艺术;二、欠缺文本分析能力;三、欠缺组织活动、生成语文资源的能力;四、缺乏对学生的包容与耐心,尤其是后进生。
知道自己的问题远比不知道问题在哪进步起来要快得多,我鼓励自己,梦想遥不可及就要放弃吗?人事诸般不如意就要妥协吗?我才不是这样的人呢。我告诉自己,你是具备成为好老师的潜质的,你要无限的相信自己,不能被环境同化,不能被杂念影响。但是,想成为好老师,光有信念是不够的,还必须持之以恒的行动,行动力才是致胜的关键,可是如何行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该怎么做,才能确保自己是在成长,而且是能够规避许多不必要的弯路的成长?这是我一直在困惑的问题。
大学时有一门师范生必修课,语文教学设计,上那门课的老师极其严厉,期末交一篇教学设计,挨个过关,她满意为止。她说过很多有道理又正确的话,其中一句我印象深刻,铭记至今,“读书-实践-反思”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具体的素养,所以,这是我对自己的第一个行动要求,读书、实践、反思。后来在新教育的领袖朱永新教授的讲座中,在大大小小的培训中,都能听到他们对于读书、实践、写作的倡导。特别是这次“星火教育”一期请来的三位名师,都以自身的成长经历再次验证了这一教师专业成长路径。
然而就算有了明确的前进方向,也仍需要专业的引领和监督才能少走弯路。就读书来说,好书读不懂,不好的书读来浪费宝贵时间,还污染思想。若把自己局限于书本内,两耳不闻窗外事,读书不做深入思考,就可能会成为掉书袋,一开口就是古人之言的牵线木偶,自己的大脑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看着学识渊博,不过是行走的书架,腹内草莽。赵谦翔老师说思想是王牌,太精辟了。所以对新教师而言,能不能在专家的指导下集体共读一本书,大家各抒己见,提出问题,交流思想,碰撞火花?有了专家把关,推荐的书籍也有了质量保障。学习间隙,我发现教室书架上放了很多书供教师阅读,如果能共读、共思、共写,应该会更有收获,也会更有趣吧。
“读书—实践-反思”是一条成长路径,在实践的时候我发现,越往教学的深处走去,就产生了特别多的困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我相信新老师们都深有体会,一旦设想与实践脱轨,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心里会焦虑,焦虑多了就变成自我怀疑,更甚者,会产生职业倦怠,这是很危险的。这次的学习于我而言,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能正视自己的不足,重拾信心迎接挑战与机遇。
为什么课上的总不满意,因为没做到像赵谦翔老师一样认真备课,没做到翻遍能找到的所有材料去求证一个问题,没做到曲龙老师以慈悲之心爱学生,没养成张丽钧老师所说的对语文的敏感。总而言之,就是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扎实,自己也是最需要学习,最需要更新,最需要开阔眼界的人,教学中出现的任何未解决的问题,都是因为教师的能力不足。
然而最主要的问题,是教学没有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没有以育人为宗旨,教师没有用平等的眼光来看待分明与自己有平等人格的学生。教师不够了解学生,把学生当成大批量生产,流水化作业这一高考流水线上的一个,粗暴地以成绩和分数来划分学生。可又是谁让教师如此急功近利呢?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背后操纵,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对状元的渴求,家长对考学的梦寐以求,这一切都使高考充满竞争与肃杀的火药味,无形中控制着课堂,控制着学生,虽然教师足够理性,教师可以凭勇气和信念与教育管理部门,与家长分庭抗礼,但教师无法接受学生的质疑。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向互动,如果学生已经习惯被动接受、机械学习,教师该怎么扭转乾坤?所以,赵谦翔老师也说,学生不可能一节课被洗脑。这就需要教师有智慧有耐心有恒心的启发学生、打磨学生,相信种子,相信岁月,更要相信自己。要深信,教师与学生是相互成就的,你遇到怎样的学生,那都是一场修行。
赵谦翔老师的讲座题目是“敬业·新业·乐业”,工作以来,只能说自己无限接近敬业,却不敢说自己敬业。有句网络名言“间歇性的踌躇满志,长期性地混吃等死”一下击中了我,因为贪玩,我常会松懈,备课总没有百分百尽心,常有愧疚之心,听了三位专家的讲座,我更加自责,自己没有做到像三位专家那样敬业,更辜负了学生的喜爱。所以我要努力,做一只一直飞的笨鸟。我要先让自己成为一个敬业的教师,得到学生的认可,让我的学生既能获得应考技能,又能得到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笨鸟先飞,却不能盲目的飞,幸运的是我身边有韩中凌老师,她以她的人格和学识,以她半生的积淀,以她的语文教育观引导我慢慢走近教学,走进语文。越和她相处就越觉得,语文教育家这个称号她当之无愧,因为她异于常人的勤奋和难得的天赋,更因为她对教育的忧虑,她对故乡教育的坚守,她为变革现状所做出的努力,但韩老师最让我崇拜的,是她始终在创造,而不是消耗自己过去的积累,她以学习为乐,以写作为乐,以思考为乐。她是真的做到了赵谦翔老师所言“敬业·乐业·新业”。
这一年,我跟随韩中凌老师,加入萤火虫教师读书会共读,共写,将自己沉浸到书中,读书-实践-反思,在路上,我有信心慢慢走进语文教学,走进学生。韩老师推荐我订阅《语文教学期刊》,加入熊芳芳老师的生命语文在线学习群,加入新教育网师学习,一遇名师讲座,她也会为我创造机会让我去学习,这些学习让我听到了各种不同的声音,也是我意识到自己有多幸运,我是真的站在巨人的肩头,怎么能不珍惜机会。
这一年,在教学中我尝试开观影课,时事评论课,共读课,所有的读最终都指向写,课本剧表演,调动学生参与后也要指向写,过程中我遇到很多问题,也知道原因所在,但是知易行难,幸而这次学习给了我很多启发,三位老师谁不是经历了黯淡又在黯淡中发出光热,照亮了学生,也照亮了自己。他们走出了自己的语文之路,我也应坚定信念,以自己的学生为中心,从本班实际出发,多做尝试。要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读书,交流,思考,写作,同时夯实作为语文教师的基本功。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相信学生,相信自己。哪怕是一只小小的萤火虫,也可以发出自己的光和热。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相信学生,相信自己。哪怕是一只小小的萤火虫,也可以发出自己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