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
1.人生顶点
把40岁当作新的起点,尽全力向着辉煌的70岁狂奔。展望人生之旅的地图,再次认真思考自己将去往何方,在我眼中,40岁正是个好时机。停下脚步、仔细思考、开启人生的新篇章——这便是40岁。
2.新生
就在今天停下脚步,庆祝“第二个生日”,庆祝遇见一个崭新的自己。若是把我们降临于世的诞生之日称为“第一个生日”,那么开始以全新的心态行走世间的那一天便是我们的“第二个生日”。
先对自己说一声“生日快乐”吧。我们的目标——“精彩的70岁”
比起坐吃山空,做些新鲜尝试、有些新的收入的生活更有乐趣。同样地,体验从未做过的事、接受新鲜事物的人生更为充实。重要的是,每天都有新鲜感。
我们要以一年级新生的心态,不断努力学习新事物。即便已经是40岁的“老资格”了,还是要拿出“和20岁的人并肩学习”的态度,孜孜不倦地求知。做一个“初来乍到的一年级新生”,能让我们保持这份纯真。
另外,一直坚持学习也是在为我们打开“未知世界的大门”做准备。这扇大门并不是自动门,只能用自己的双手开启,必须由自己找到那扇门,没有人能为我们领路。“我要尽力找到那扇门,然后亲手打开它”“要对新的世界充满期待”,我怀着这样的心态度过每一天。
花开花落自有时,完成使命的小草终究会枯萎。有顶点自然就会有终点,这是自然的法则。作为成年人,应该具备直面这一现实的勇气。
应该被列为禁句的三句话。
禁句一:我做不了这种事。
禁句二:抱歉,我不知道。
禁句三:人生就是如此,得过且过吧。
你的状态如何呢?请时时反省自己。 有自己的办事风格并不是什么坏事,重点在于平衡感。既要保持一直以来形成的风格,也要接受新鲜事物,这不正是让40岁之后的人生熠熠发光的秘诀吗?
“年过40岁,应该看起来沉稳一些。”“身为上司,就应该什么都知道。”“身为父母,不能什么事都麻烦孩子。”——请打破这些条条框框吧。 以一个初来乍到的一年级新生的姿态,落落大方、满怀天真地站在迈向70岁之旅的起点上。
3.做减法
年已四十,整理一下自己拥有的东西吧。
在拥有的东西中,自然包括实际存在的物品;有房产等固定资产,存款、贷款等金钱方面的东西;家人、朋友和职场上的人际关系也包含在内;还有工作、梦想、责任、能力;等等。
开始制作一份拥有物品的清单时,最重要的是一一厘清自己拥有什么。接下来的阶段最重要的则是意识到“自己竟然拥有这么多东西”。
①必需品VS非必需品
若是今后要向着70岁启程,在未来的旅程中自己拥有的东西还会一点一点地增加,所以应当在再次出发的时候卸下包袱,轻装前行。如果能达到如此心境,就可以将“必需品”和“非必需品”进行分类了。建议大家把“今后只留些许好东西”作为主要方针。
之所以说“必需品”和“非必需品”的分类对自己来说很有意义,是因为它可以成为我们判断事物的依据。如果一眼便能看出事物的价值多少,我们就能判断出什么能让自己感到幸福,什么对自己比较重要。
②会做的事VS不会做的事
在拥有物品的清单中,有一些内容与自己的能力有关。试着把“会做的事”与“不会的事”列出清单。“会”与“不会”的界限可以由自己来决定。首先,列出自己“会做的事”。带着自信,表扬自己一番。
整理“不会的事”,并不是要让你强迫自己必须学会,也不用责备自己“都40岁了还不会做这种事”。
奔向70岁的旅程是我们持续不断成长的漫长之旅。请用轻松的心态面对自己还不会做的事,在未来的日子里从其中选择一二学会即可。了解自己不会什么,仅这一点就已是意义非凡。
③谢谢VS对不起
请拿出本子,先从拥有的东西中选择并写出自己总是很想“谢谢”的物品、人和事。
接下来,请从拥有的东西中选择自己感觉“对不起”的东西,然后列出清单。我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有很多不会做的事,也有很多事不能如己所愿。因此,有很多事都会让我觉得“对不起”。
我的“谢谢”与“对不起”的清单越写越长,我认为写出来有益于自己的心理健康,所以经常会写在本子上。
写出“谢谢”和“对不起”的习惯就会为我的内心做拉伸放松。不知为何,写出来我就能一身轻松,可谓我郁闷时的“心灵药箱”。
④找到重要之物
从拥有的物品中找寻“重要之物” “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请在40岁这一分水岭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我认为,盘点自己拥有的东西的最主要目的,并不是找到不需要的东西后一身轻松,而是借此了解对自己来说真正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或许是因为“拿来留着比较好的东西”和“总有一天能用上的东西”太多了,“真正重要的东西”才会被埋没。
有一个好方法,可以帮我们找到“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确认自己早上醒来时,脑海中会浮现谁的面容。 我有一个习惯,每天早上睁开眼睛,就会想到自己最想感谢的人的面容。通过不断积累,才能对今后的人生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有清晰的认识。
我们应当知道有一件事无论别人看起来多么无聊,但对自己来说是“真正喜欢、不可或缺的”,这很重要,因为这件事将成为今后人生的乐趣与支点。
⑤确定自己的“经典款”
对拥有物品的整理应该从两方面进行,即内心的整理和实际生活中的整理。
削减物品数量的秘诀在于找到自己喜欢什么。 这需要我们慎重斟酌,决定自己“真正喜欢、能一直作为经典款百用不厌”的东西。当找到合适自己的好东西时,我就会马上决定买很多件备用,有时甚至会想:“接下来10年都不用为了这个购物了吧?”
买有品质的东西,必定能收获感动。 “这里的缝制工艺非常细致。”“面料好,所以穿着舒适度高。”——真正高品质的服装,穿起来能让人更加自信。因为样式比较经典,别人可能看不出它的亮点,但却隐藏着很多令自己眼前一亮的发现。比起被人称赞,还是穿上令自己感动的衣服比较重要。
4.仪容
①头发
作为养护中的一环,我在40岁后保持着两周到理发店剪一次发的习惯。我希望调整自己的仪容仪表使其总能保持良好的状态,无论与不了解自己的人,还是与其他类型的人见面,自己都能满怀自信。我十分用心地整理自己的仪容,修剪发型并选择好品质的衣服。“把自己收拾得干净整洁,就会渴望与人见面。”初次与人见面时,目光最先落到的地方便是头发。颜色黑、面积大,因此头发很引人注目。
②身体
“不断消耗健康的人,人生就如同从‘梯子’上跌落下去;而严格进行健康管理的人还会继续在‘梯子’上攀登。”——听过这句话之后,从40岁开始我重新意识到应当更加珍惜身体这一宝物,并将“今后我要把健康管理当作自己的首要工作”铭记于心。
我不怎么吃肉,以蔬菜为主吃六分饱对我来说刚刚好,这也是因人而异的。遵循适合自己的节奏吧。
我从40岁开始每天都会晨跑,这也是健康管理的一部分。每年还要体检一次,套餐类型是一晚两天,可以全面地检查身体。自己再添加一些项目,心电图和CT检查自不用说,连血管状态也会一并检查。既能发现自己意识不到的息肉等生理变化,还能从医生那里了解到自己身体的长期变化,也由此我有了一个令人欣喜的发现:跑步之后身体出现了变化。我感觉定期、彻底地进行体检远比购买寿险更有用。
③牙齿
70多岁还能身强体健、老当益壮的人,往往从年轻时就注意牙齿护理。牙齿不好就享受不了美食,享受不了美食就会影响整个身体的健康。 对于牙齿,多么用心护理都不为过。40岁后,即使没有蛀牙也要做好牙龈护理。46岁我开始了彻底的口腔诊治计划。计划的第一步就是要把蛀牙治好,然后进行牙齿矫正。牙齿问题越往后拖花销就会越高。或许可以说40多岁是矫正的最后机会。
5.令人期待
人若能像红酒一样,随着年份的累积变得越发浓郁、香醇,那么年龄增长岂不是一件美事?
在以70岁为目标的后半生里,拓展人生的宽度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 拓宽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习“高质量与高智慧”的处世方法。为此,我们需要有坦诚的态度。对待任何事,内心都能像孩子一般干净,或感动,或惊讶,或喜悦。以这种态度为人处世,我们自身就能拥有一种力量,能将更好的事物吸引到自己身边来。 我们若以此为契机,看看书,与人探讨,或是出去转转,只要能更深入地学习,就一定能拓宽人生。
我们可以先问自己三个问题:“要学习什么高质量的事物?”“为了高质量做事自己需要做什么?”“为了自身健康自己需要做什么?”
重点是要把这些计划先写进日程表里,特别是尽早把“为了自身健康必须做的事”作为每天的“必修课”写进计划里。
能够一直坦诚地聆听比自己年龄小的人给的建议,这就是他的魅力吧。
6.付出
①无论今天还是明天,可以24小时一直持续思考:“我能为别人付出什么?我做什么事能令别人开心?什么能给人带来幸福?”他并不会考虑个人得失,但我认为他的这些付出能数十倍地回馈到他自己身上。因为金钱、运气都是循环往复的。
他觉得“自己从社会得到的比自己付出的要多”,因此自己要多付出一些,这也是他能获得成功的原因。付出的动力是感激之情。抓住40岁这一机会,把自己的观念从“索取”转变为“付出”,把接下来的人生目标设定为自己身边的人、为萍水相逢的人,当然还要为社会做些什么。“温柔地对待整个世界和除自己以外的人、事、物”。 请尝试着不为人知地、悄悄地为别人做些温暖的事。
通过工作整合自己做的事和世人的需求,这也是“奉献人生”的练习。为了避免白忙一场,我们应该努力让自己的工作与更多人的需求相吻合。
②自己寻找餐厅是需要时间和金钱的,我们不要不舍得。初次选择一家餐厅,在带别人去之前自己先去看看。如果是平时经常去的店,在午餐时间去也是可以的;如果是一流餐厅,就在晚餐时自己试着享用全套菜肴。
③告诉孩子“理想中的家庭状态”。
就我而言,“每天全家一起吃晚饭”就是我给孩子的行为示范,是我力所能及的教育。我讲不了大道理,也教不了什么技能,没法陪她一起做作业,可以说这就是我现在唯一能做到的事。
为了体贴守护这个家的非常重要的人,这是我思考自己能做的事后得出的结论。我想这也是一种付出。
④另外,“交税”也是支持年轻人的一种“付出”的行为。真正的成功会眷顾那些带着喜悦的心情交税的人。交税,意味着一个人与社会产生了关系。而交高额税费,说明对社会而言自己已经转变为“大量付出的一方”。
⑤既然我们希望自己能乐享人生,一生中不断为社会做出贡献,那么首先就要以“Act Local”的理念与街坊四邻友好相处。可以从一些小事开始积累,比如见面亲切地问候、帮忙扔垃圾、做一些简单的打扫等。
7.未来30年年表
试着做一份从40岁到70岁、未来30年的年表。
“过去的年表”能帮助我们从已经发生的自己的故事中挖掘出很多宝藏。“未来的年表”能帮助我们想象还未发生的故事内容、思考对自己来说人生最重要的宝藏是什么。
重要的是,一边制作年表,一边反反复复地仔细思量对自己来说幸福究竟为何物,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
可以从40岁开始每5岁划分成一个阶段,也可以久一些,每10岁一个阶段。一开始写得不那么详细也没关系,想起来再加进去就好。
我的理想之一就是“像农夫一样经营自己的人生”,如同农夫耕作的循环过程,播种、浇水培育,然后收获果实。未来30年大致看来,40多岁时播种时期,50多岁是浇水培育时期,60多岁收获,最后庆祝70岁大丰收。过了70岁后,我想把收获的东西全打磨为成品,然后都赠送给别人。
如果有人想进入与职业完全不同的领域,可以思考一下怎样播下这粒种子。有些需要果断放弃的事,也应该填进表里。
在“未来的年表”中,还要填写在从50岁开始的10年时光里如何育种。另外,需要具体地想象一下从60岁开始的10年里想拥有怎样的收获,并填入表中。
在填写“未来的年表”的过程中,我们会越发地兴奋与期待,各种梦想呼之欲出。把晚年的准备工作也一并填写好,于是“对未来的不安”转变为“可以解决的几个问题”,自己也就安心了。能看到行程中的终点、即自己的目标在哪里,人生之旅会变得轻松一些。
人生在世,虽然不能说自己不需要钱,但我认为加深与他人的联系比挣很多的钱存起来更重要。
比如,《生活手帖》的工作能加深我与读者之间的联系;而通过我写的书,也能加深我与读书人的联系。 感动可以成为建立联系的催化剂。当我发出的信息能够打动读者们的心的时候,我们便成功地建立了联系;简而言之,联系会随着感动之情的传递而逐渐加深。举例来说,当我非常感动、无论如何都想说一句“谢谢”的时候,我就会用书信来表达。因为我想传达自己热烈的感动之情,想与对方建立联系。 寄出那一刻就是一种交流,而且未必就得不到回信。只要自己有热情,一定能传递一份感动。
若想在未来30年中做自己想做的事,认真武装自己、多具备一些技能也很重要。做什么的选择权并不在自己,而应该作为一个“有用处的道具”由世间来挑选。如果有人想象不出自己想做什么、想变成什么样的人,那么可以往反方向想一想,比如“我要做响应别人需求、有助于别人的事,而不是自己想做的事”。
40岁以后,仅仅有人说“我需要你”就已经很令我感激了,如果是我的话,无论什么工作我都会满心欢喜地去挑战。
无论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还是坚持应对别人的需求,最终殊途同归。只要怀着热烈、真挚的情感,即使路线不同,最终一定都能在内心深处到达想去的地方。
感觉,无论是工作、兴趣还是与朋友的关系,如果不向外界主动打开一扇窗,就什么都不会改变,实在是无趣。作为了解异国文化的途径,自己需要掌握英语之外的语言,对我来说,需要的就是法语和中文。
8.收集信息
“越是那些长期以来人们眼中的正确做法就越值得怀疑。”在日本料理的世界里,有很多被认定为常识的烹饪方法,但他能提出质疑,然后尝试,找出自己独特的做法使料理更加美味。他好像很精通一些信息的收集。
我看报纸只看一眼标题,然后就看一看广告栏和招聘信息。招聘信息是不会骗人的,因为企业是需要花钱刊载的。广告栏可以让我了解现在大家都在卖什么。
我信任的信息源有三个方面。
第一,实际体验的经验。第二,亲耳听别人说的事。认识两三个能为我们提供准确信息的人很重要。如果接触不到的话,可以从出现在广播中或是写书的名人里选择,在各个领域分别确定一个人作为自己的信息源,比如如果是政治方面可以听这个记者的,社会方面听那位评论家的。想听谁说的话就要靠自己去斟酌了。第三,自己的实际感受。实际感受是被动地、偶然发生的。我想还是可以相信自己的天线感知到的信息的。
9.选择加分项
判断一件事是否是“真正重要的事”,值得我们花费金钱、时间和自己的能量,可以依据是否有产出来思考。例如,带着“必须学一些礼仪”的任务去一流餐厅,就是一种加分;再比如,如果自己的任务是“必须学习时间的利用方式”,那么制作计划表并施行也是可以加分的。
找到自己最擅长、做起来最快乐的事,并对此孜孜以求。对于娱乐来说不用这么严格,但我觉得还是应该选择一些能够丰富自己的项目。
10.财富
“为了感动花钱”这一规则掌握着所有问题的钥匙。比方说,在食物方面讲究一些。就每天使用的蔬菜和调味品来说,多花一点点钱就能买到安全且给人带来感动的东西。或许天然食品的价格要比化学物质添加的东西贵一些,但从天然食品的味道中所获得的感动要远远超出其价格。比如,为了给自己学习投资而住进高档酒店,若能心生感动,人生的存钱罐里就又能多一枚硬币。因为我们积累了经验和知识。
如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告诉别人或写进书里与他人分享感动,这样一来我们既能攒下一枚“受到大家喜爱”的硬币,同时还会有钱收入囊中。如果花出去的钱能通过感动循环往复,那么一辈子都不会为钱发愁。
我一定会远离的是“免费的东西”。“没有比免费更贵的东西了”,这句话是真的。我绝对不会接近打折的和太便宜的东西。也从来不会弄积分这一套。把钱花在这些东西上,不会有任何回报,反而还会感到失去了什么。世上的一切都处在循环之中,所以在未来的30年中,我们应该认真地考虑自己的花钱方式,使自己和社会都能有稳固的收益。
每次如蝴蝶破茧而出的时候,工作也会蒸蒸日上。但是,这些钱最终应该回报给社会。
首先,我们需要清晰地了解确定日常开销。进账的钱是变动的,有可能会因为工作有了成绩或者职责加重而增加。但是,花出去的钱,即使状况有变也能在某种程度上依据自己的意愿决定。算清楚之后,尽可能地缩减开支吧。思考把钱花在哪里和怎样花钱。凡是花了能对自己有益的钱,都不要吝啬。请晚辈吃饭这种用来付出的钱也决不能省。
11.落幕
我们应该一直具备无论失败多少次都能重新站回起跑线的勇气。胜利者和失败者其实没有什么不一样,站在起跑线的那一刻大家都是一样的。
把自己想留在这个世上的、自己想表达的话认认真真地写下来吧。我是按照备忘录的形式来写的,这也算不上是遗言。 请写出包括金钱在内,自己拥有物品的清单。还有,是否接受延命治疗。 我还打算给每一个重要的人都留下一封信。
生命,让我有了各种追求、各种收获。 生命,让我学习了各种知识、积累了各种信息、增长了各种智慧。如此这般,我希望自己能在充分享受人生之后,最终全部放手,身无一物地离开人世。 将自己得到的东西一个不剩地全部赠予别人,把我的全部回馈给社会,然后离去。
【我思】
1.人生顶点
40岁开启人生新篇章,70岁是目标。
2.新生
40岁开始以全新的心态行走人世间,庆祝第2个生日。获得新体验,新收入,新尝试,每天都是充满新鲜感的一天。保持纯真,坚持学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在继续之前风格和接受新事物间保持平衡感。
3.做减法
为拥有的物品和人际关系做减法,并带着感恩的心。
①必需品VS非必需品
只留下让自己有幸福感的东西。
②会做的事vs不会做的事
会做的事,表扬一番。
不会做的事,轻松面对。
③谢谢VS对不起
对已拥有的物品,分别写下谢谢或对不起,作为对心灵的拉伸。
④找到重要之物
借着分类,找到对自己真正重要的,喜欢的东西,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对人生有更加清晰的认知。
⑤确定自己的经典款
对外界物品的整理+内心的整理
找到适合自己的物品,多买几件备份。
买到有品质的东西,会让自己感动。
4.仪容
①头发
与人见面,最先看到的是头发。每两周剪一次,保持清爽整洁,带着自信与人会面。
②身体
把健康管理当作自己的首要工作。
八分饱,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多运动,按照自己的节奏走。每年全面细致体检,看到身体健身前后变化。
③牙齿
用心护理牙齿和牙龈,安排彻底的口腔诊治计划,40岁是牙齿矫正的最后机会。
5.令人期待
让人生像红酒一样越发香醇。后半生拓宽人生宽度是最重要的事,也就是学习高质量与高智慧的处事方法。像孩子一样内心纯净。
6.付出
①24小时思考做什么能给人带来幸福?因为自己从社会得到的远比自己付出的要多。悄悄的为别人做些温暖的事。
②尝试各种餐厅,选出喜欢的,带朋友去
③通过每天全家一起吃饭,向孩子展示理想中的家庭状态。用心守护这个家最重要的人。
④按时交税,做大量付出的一方。
⑤与周围邻居友好相处,从一些小事开始积累。
7.未来30年年表
一开始不用很详细,想起来再加进去。
像农夫一样经营自己的人生,播种,浇水,培育,收获,把果实送给别人。
能看到行程中的终点,自己所在的位置,人生之旅会变得很轻松。
加深与他人联系>挣很多钱
联系会随着感动之情的传递而逐渐加深,比如用书信表达热烈的感情,寄出的一刻就是交流,记得传递感动。
认真武装自己,多具备一些技能。做一些别人真正需要的事情。
8.收集信息
越是那些长期以来人们眼中的正确做法,就越值得怀疑。从亲身体验经验,亲耳听能提供准确信息人说的事(或是信任的新闻人),你的实际直觉感受,来获取信息。
9.选择加分项
真正重要的事,是值得我们花时间,金钱,能量,有产出的事。比如可以丰富体验,学到知识。
10.财富
为了感动而花钱,积累经验和知识,再与别人分享。
远离免费的东西,认真考虑自己的花钱方式。用赚到的钱回报社会。
对日常开销要很清楚,尽量缩减开支,凡是花对自己有益的钱,都不要吝啬。
11.落幕
一直具备无论失败多少次都能重新站起来的勇气。把自己想留在世上的话,认真写下来,附上物品清单,还有是否接受延命治疗?给每一个重要的人都留下一封信。
生命有了各种体验和收获,增长了智慧,淋漓尽致,畅快一生,然后全然放手,捐赠出去,回馈社会,身无一物的离开人世。
小结:
松浦的这本书用温润的笔触,为我展现了一个通透纯净,平和自在,丰盛圆满,无悔又淋漓畅快的人生。在缓缓流动的文字间,看到了一位不疾不徐,如清茶般美好沉静的老人。
40岁开启第二段人生,以70岁为目标。既保持前半生形成的风格,又不断像孩子般为自己充电。在这个过程中,带着感恩的心做减法,只留下让自己有幸福感的,最重要的,最喜欢的东西,对人生有清晰的认知。肯定自己的优点,接纳自己还没做到的事情,允许自己在两极间流动。
时刻保持清爽整洁,带着自信与人会面。把健康管理当作自己的首要工作。用心付出,时刻思考做什么能为他人带来幸福?做一些别人真正需要的事情。
画出未来30年的年表,看到起点,终点,自己现在所在的位置,让这趟旅行变得更加轻松。多加深与他人的联系,传递感动。
用自己亲身验证,直觉感受来获取信息。做值得花时间,金钱,能量,有产出的事,选择加分项。
认真考虑自己的花钱方式,对开销要清楚,花让自己感动和真正有益的钱。
落幕时,写下自己想说的话,附上物品清单,给每个重要的人留下一封信,将全部物品捐赠,回馈社会。
【我行】
起点:40岁
目标:70岁
心态:像孩子一般纯净
行动:播种,浇水,收获,分享(对自己清晰认知+重新奉献后半生)
@《明天又是崭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