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共同体"现象在我的六年级的数学课堂是这样提现的,它包括:"结对帮扶"、"小组合作"、"组间竞争"、"互为对手"等模式。
(一)结对帮扶:用于课余及作业课堂(特指独立完成作业后的剩余时间)。我从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得到灵感,争取在学习上利用"先富帮后富",引导学习强者在课余结对定向帮扶后进生,帮扶对象具体化,问题直接落实第一责任人,有的放矢,引导进步。这个模式可以为后进生提供明确帮助人,有问题可以找到人帮助自己,同时,帮扶人也能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记录并发现自己的问题,两者一起进步。
(二)组间竞争:主要用于考试后。每次测试后我都会有时间与孩子一起分析成绩,每个小组都不愿落后,利用孩子们的集体意识,促进孩子在组间合作,互相帮助,谁都不愿拉后腿,所以学习积极性较强。
(三)相互竞争:成绩相当的两个孩子互为竞争对手。"落后就要挨打",学习很紧迫。
(四)小组合作:我也经常用于我的科技、手工等课堂。初探知识,一起操作,分工合作等,根据课程性质,小组合作时我有意引导大家都动起来,实现课堂"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目标,同时也引导孩子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例如《圆的面积》有的擅长裁剪就动手,字写的好的就记录,有的口才好胆大就汇报,计算一块,针对我班情况,我要求每个孩子计算一个,去巩固计算,小组共同针对差距较大数字进行验证,在这个过程中去养成团体意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汇报阶段。汇报时很多孩子急于表达自己小组发现的观点而忽略去倾听其他小组的成果,我就有意让汇报的同学将声音说小些,让闹腾的难以静下的孩子在汇报时这样说:"你们小组发现的是这样的……(结论),我觉得怎样,我们小组的发现(结论)是这样的……"。这样的汇报,不仅可以避免重复,而且有意识引导大家用心听,以养成良好的倾听与表达习惯。
除了以上方式,我还采取了一些未命名的方法。例如作业课,我会让先做好的、成绩相当的同学在检查之后去互相探讨,在交流与磨合中去深化对知识点的认识。
关于"互学",关于教学;我想还有更多的更有效的方法在等着我去探索实践。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