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实战派】刻意练习之“遇见...”计划19/300
今天分享的依然是陈国钦所著的《职场五力》中内容。这本书是我两年前买的,曾经用思维导图拆解过一部分。这本书因为排版的原因有不少错误,只记得当时读起来很费力,就放在一旁没有理会。这几天重新拿起来读的时候,发现里面的内容还是非常不错的。现在想想,当初读的费力不是人家排版的那几处错误造成的,而是因为自己已有知识还不够,这再次印证了昨天文章中所提到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所以,书要经常反复地读,不然会因为一时感受,而错过一本好书,有些书,读不下去的时候可以放一放,或许只是还不是读它的时候。之前有听人零零碎碎说过一些nlp的概念,对这门学科的理解是觉得它和我参加过的“教练技术”差不多,也是一门通过调试内在思维模式来影响外在行为的课程。今天书中的内容又让我对nlp有了更多的认知了解。或许是因为nlp沟通法则在这里只是职场五力之一,所占书中篇幅不大,内容非常精炼,逻辑结构清晰,比较容易理解。下面就是书中的内容结构。
nlp说服技巧的几个前提:
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只有感官的世界,没有绝对真实的世界;
沟通的意义在于对方的响应。
nlp说服力的三个技巧
一)亲和:1.镜射法(视觉);2.共振法(听觉);3.回溯法(感觉)。
二)领导::1.后设模式(倾听);2.比喻模式(说明);3.催眠模式(说服)。
三)改变:1.心锚法(正面);2.次感元(负面);3.立场法(转换)。
通过这次内容的梳理,将我之前对mlp那些碎片的理解用思维导图组装了起来,重新建立起一个关于沟通力的认知体系。这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因为如果再遇到关于“沟通”方面的内容我都可以往这个体系当中组装,就像建房子,我的房梁、框架已经建好,那些知识的“砖块”加进来就容易多了。
还有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文中那个“保时捷”的例子让我搞清楚了在教练技术CP课程中没有弄明白的“上堆下切”的概念。好的比喻对一个抽象事物的说明是多么的重要呀。
最后来说说中心图,也是我对沟通的理解,沟通就是从心里发出来的声音。
所有关于沟通的“术”都必须是建立在“用心”的基础上面,没有用心的沟通是无法产生真正的“同频共振”,没有用心的沟通只能被称之为“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