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舅舅得了癌症,不免心中一阵阵的难受。这几日帮助妈妈在市区的医院里忙上忙下,回到家里疲惫不堪,遂作一篇文字,一是对亡故亲人的悼念,亦是对生者看待生死的一种反思。
人从出生开始就注定要与这个世界告别。只是人们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谈“死”色变,认为这是极为不吉利的词语。
出生到告别,不过是时间的长短;我们可以人为将这个时间拉长,却永远无法阻止告别到来的那一天。所以,与其每天因对死亡惧怕而愁眉不展,不如早些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当生命受到死亡威胁时,几乎所有人会感到无比恐惧。譬如一个被宣判癌症晚期的病人,死亡的恐惧会轻而易举的摧垮人的意志力。生存的欲念,会让人选择在死亡线上不停的挣扎;接受难以忍受的化疗、手术,直到离开之时,都没有时间给亲人留下一副安详的表情和一句温情的话语。这种告别,真的是太不美丽;即便不喜欢这种方式,我们依然重复在这痛苦挣扎的死循环里。
人老了,需要接受现实;既然注定要接受告别,何不让自己活得简单快意?
我的爷爷离开我已经十多个年头了,那时候我并不了解他,有些痛心,也有些嗔怪。怪他为什么对自己那么不负责任,不按时服药,就这样离我们而去......
奶奶说爷爷只一翻身的功夫就离世了,除了家人对他的思念,他没有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任何负担。
我从奶奶的嘴里得知爷爷是这样的人:家务事从来不做,不做饭又嘴馋,为人耿直,贪玩。也许这样的词语在我原先看来真的是非常不好的,但现在想想,他的告别,坦然,没有遗憾......
他的后半生真的非常简单,退休后在家中除了吃饭就是玩;他不愿去医院,认为人的命天注定,舒服一天是一天。事实上,他没有错,前半生为家操劳,把儿女们都培养成人,后半生理应颐养天年。所以他早已把生死之事看的平淡,心中无惧,对于告别,更多的是一种归属感......
我们对待死亡,就如同不敢正视火热的骄阳。特别是人到中年,许是多了几分对老人和自己的担忧。当看到身边朋友的老人或者朋友因某种变故而告别自己,我们感到唏嘘不已;这种发自内心的冲击,让我们看待死亡的心,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我和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吃饭时,他问过我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假如许多年以后,我们的父母患上某种不可治愈的疾病,治疗的过程非常痛苦,花费巨大,你是为他们治疗还是不治?”
说实在的当时我很不愿意听到这种假设,认为连这样想都觉得不孝。他却呵呵的笑着说,他自己早已和父母谈过这个话题,不必紧张。他说:“我不会选择给他们继续治疗,与其看着他们痛苦,不如将余下的时间和治疗花费的金钱用来陪伴他们度过人生美好的时光。我会带他们去任何他们想去的地方,实现那些他们一生可能只是想过的愿望。与其大家一起面对痛苦,不如放眼直视人生的辉煌。我要与他们笑着告别,也不枉他们此生对我的恩养......”
他说完这些话,我们笑着哭了出来。举杯一饮而尽,同为大孝之人,他比我意识层次更高。
有时候总奢望时间可以慢一些,可从来没有考虑过那些即将面对死亡的人自己的感想。如果生者不开心,要再多的时间又有什么意义?一趟不开心的人生旅程,又有什么心情在另一个世界去回忆过往......
当孩子问起我什么叫作死亡,我一时语塞。我不知道该怎么描述更好,害怕我所说的哪里不恰当。我想了很久,告诉他说:“死亡是一种告别,也是迎接新生的希望;这如同一棵大树,如果有一天它枯萎了,它身旁一定会有很多小树在壮壮成长......”
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对自己做出一些面对死亡的决定时。我会对我的孩子和孙子说:“这次的治疗有多少的机会让我活下去,有多少的机会致残,有多少的机会死亡,如实的告诉我。我来评估这次治疗的必要性,生或死都不可怕,假如剥夺了我的行为能力和敏锐的思想,那这次治疗的必要性就为零。”
生又何惧,死又何哀,不过是一段人生的过往。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它人生的意义,何必付出过多精力去考虑它到底有多长?
杜绝一些不良嗜好,让身体强健安康便是对死亡最好的回应;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生态度,自然对人生的把握游刃有余,处变不慌。
最后,死亡不是终点,亦或可以说是起点。在多维宇宙理论中,当人从一个原始点上消亡,意味着在另一个点上的重生。所以,告别真的是告别,为什么不可以理解为一个重生的希望?
真正的孝道,不是为老人忍受和承担多少;而是考虑如何给他们带来快乐,如何对他们的心灵润养。不是感同身受的分担他们的痛苦,而是如何将痛苦化为力量,使之看到更大的希望。
治愈一切病痛的良方,其实一直写在你的脸上。当他们需要的时候一定记得拿出来,让他们看到微笑、关心、坚毅、勇气、责任、孝悌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