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整理回忆这些内容的时候,简直比睡觉还放松,和看着亲生女儿一样舒服,我甚至想没完没了地这么整理下去,当然人生很短,童年更短。
作者是老舍。
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些课文不标明作者?搞得我以为这些都是天上掉下来的神仙文章,比以后看到的那些署名的文章都要高一个九重天。
除了最后一段的后半部分,其他都很好。
有些课文似乎熟悉,又似乎陌生,无法判断到底有没有上过。
“一树高”,通常翻成“高高的柳树”,这就形成两种别扭:
①实物上来讲,高柳比矮柳太直溜,其形态不宜入诗;
②意蕴上来讲,仅为押韵,凑一个“高树”,当贺知章是现在那些不会写诗还强写诗的二傻子吗?
我的理解是:“高”是表达垂柳枝条直达地面,视线所及的空间范围内全部都是“绿丝绦”,有“满”的意思。
我一直以为作者是赵树理。饲养员赵树理。
作者是不是平时不怎么干活?怎么这么闲啊,还给鸡起名字?像我们那时候每家都几十只鸡,怎么取名?
我不知道小学生适不适合读哲理诗。如果一定要读,那得把故事背景给讲清楚。“乌台诗案”让苏东坡做了一百天牢,被贬到黄州后开垦了一块“东坡”以弥补生计,五年后皇帝又把他改迁到汝州,改迁路上路过庐山,写的这首诗。在此诗之前,他已经完成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此时的苏东坡早已经从失落忧愤中解脱出来……我想说什么?
就喜欢看这种暴力执法的故事。
又是一次暴力执法。
真美啊。正是这些课文感染给了我中国文字之美,语文教育首先一定是美学教育,这个不能颠倒。
同样是描景状物,《鸬鹚》我就爱,这个我就有点烦,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描写地太琐碎了。
这个比《梅雨潭》更烦人。我到现在都不了解日出有什么可看的?农村人摸着黑就下地干活了,天天看到日出,是不是比尔等文雅几十倍了?巴金又怎么样?不惯着你。
《宿建德江》,旅途诗是古诗最常见的形式之一。我们现在的旅途中有电波和电路,有无穷的人和无碍的路。那时候的人有什么?唯一的安慰是远方升起的一缕炊烟。诗从诗人的心里涌出口里咏出,再飘摇千年来到我们的心中口中,审美的背景早已天翻地覆换了人间,这种巨大的时空和背景的落差,赋予了古诗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魅力。
再说《鹿柴》,当年还只念“chai”,现在成“zhai”了。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只要不怕烦,我能再编十首。
“过草地”已经成为一种课文类型了,只要一看到是过草地的,心里就感觉不妙,又要看悲剧了。
这个主题应该是八零初之前所有中国人的心目中最悲剧的主题之一吧。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当年只要写感动型作文,首选模仿对象。
陈秉正,记忆犹新的名字。这些课文帮我塑造出一种牢牢的审美观,就是以朴素粗糙为美,以秀丽娇柔为丑,后来花了好多年,才慢慢扭转我这种极端的观点。尤其是长大以后,才发觉还是城里那些不干粗活的细皮嫩肉的姑娘好看一些。
一直喜欢看这种野外故事。
不是说不尊重啊,确实……挺一般。
“独钓寒江雪”,跪了!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趴了!
诗真的要配酒,只有诗才能入酒,只有酒才能解诗。
复习复习,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