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廊上有女孩在嚎啕大哭。我走过去轻拍她,她抽泣说:“老师,我真的不止这样的分数的!” 我问她考了多少分,“220多”,我问她期待是多少分?她哭得更伤心:“我应该是240、250以上的,我真的不止这个分数,我为什么运气这么差?我为什么这两次考试都运气这么的糟糕?为什么这种坏运气总是出现到我身上?我为什么总是这么倒霉?”一连串消极的话语,我安慰了这个女孩,给了她一个拥抱,让她坐着休息一会。
整层楼的孩子查完成绩后,有的欢喜有的忧,我挨个轻拍了哭泣的孩子,告诉他们这个分数已经很了不起了。其实,大部分哭泣的孩子都是因为自己的分数没有考到预期的分数而感到非常伤心。
我走到另外一间教室里,推门进去,几个女孩呆坐在椅子上试图冷静下来,两个女孩抱头大哭。这个班级是一个尖子班,也是现在正在筹备冲四大美院的造型专业单考的班级。他们的难受点在于没有上到250分以上,可是分数都在230、240多。
我能够感受到的是这些孩子其实就相当于本可以拿冠军或者亚军,但是现在确都跟季军擦边而过的难受感。最后他们也慢慢平静下来,聊起了父母知道信息后的反应:
她们给妈妈发了信息,一个孩子的妈妈给她竖了一个拇指点了一个赞,她心里舒服多了;另外一个孩子的妈妈说“回来加鸡腿”,她心情也平衡了很多;坐在椅子上的黄色外套女孩哇哇地哭起来:“我实在对不起我妈妈!我真的很难受,我都没有脸见他们!”我安慰她:“你已经很优秀了,你的努力爸爸妈妈肯定是看得见的,但是这个结果并不一定都能如我们所愿,我觉得你已经很棒,爸爸妈妈也会以你感到骄傲的!”她们平静下来之后,我又到另外一个教室去。
后来听一位班主任说找了好久找不着一个男孩,最后看到妈妈发来的信息,说男孩跑回宿舍去了,他给妈妈信息留言:“妈妈,我对不起你,我实在实在对不起你,我太难受了,我喝了两瓶白酒。” 见信息后我跟这位班主任马上跑到宿舍去找这个男孩,这位男孩是一个平时特别乖的孩子。
我们进宿舍后,男孩蜷着坐在床上痛哭:“老师,我真的第一次喝白酒。而且我一次喝了两瓶。”我们没有因为他喝了酒而责怪他,而只是告诉他后面你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比如接下来可能会头痛等。“是,我现在已经开始头痛了,我都站不起来。老师不好意思,你们来了可是我没办法站起来。”他难受确自责着。
我们让他先躺下。请舍友帮他拿了垃圾桶放到旁边,拿了纸巾备好,把他的蚊帐卷起来,以防他呕吐。但是从他喃喃自语和哭泣当中可以感受得到他非常内疚,一方面是他觉得没有达到父母对他的期待,另一方面他觉得自己非常的努力了,但还没有别人轻轻松松考得分数高而感到特别的痛苦和难受。
今天应该是感触特别深了,因为我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重要时刻比我预想中更在乎父母的评价。尽管平时有些孩子表现的蛮不在乎,甚至冷漠,但是内心中我相信还是有这把火,只是觉得平时自己实在做不到了,所以就把它显示的不在乎,这些都是表象行为。
但在实际努力的过程中,其实还是非常希望父母看见,希望得到父母的赞许,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也很想去证明一些什么,让父母也感受到骄傲和自豪。我想这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吧。
看见孩子,他们比你想象中还要在乎你的关注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