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相逢一份暖
水汽氤氲里望着奶奶的脸,她正专心地煮着一锅粽子,为即将中考的我求个“高粽”。水汽渐散,阿婆掀开锅盖,碧绿的粽子映入眼帘。莫名地,心头一阵暖意。(由眼前情景引出下文,也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似乎,每一次与粽子相逢,都会觉得温暖。
初夏的水渐涨起来,又到了童年里粽叶飘香的季节,我与粽子相逢。(写回忆.)
“奶奶奶奶,教我包粽子。”幼时我总缠着奶奶,翠绿的芦叶对我来说是极大的诱惑。奶奶总是不厌其烦地手把手教我,而幼时的我心浮气躁,学到一半便撒手不管。奶奶乐呵呵地收着我的残局,转身去煮粽子。
“为子,等一下就来吃。”水汽氤氲里奶奶轻轻道。我总是站在门口望着阿婆慈祥的脸,贪婪地嗅着满屋的粽子香,等着奶奶把最大最新的粽子拿给我。
“呐,吃。”奶奶剥开粽子,热气弥散,米香与粽叶香夹杂,暖暖的。奶奶总望着我狼吞虎咽地吃粽子,幸福而满足地咧开缺了几颗牙的嘴。
那时我就觉得,能吃到奶奶亲手包的粽子,便是幸福。所以幼时每次与粽子相逢,便是一份满满的温暖。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奶奶的背渐渐驼了,我也搬离了乡村。于是,每一年粽叶飘香的季节里,便少了奶奶的粽子,每每吃着市场上买的粽子,总觉得味同嚼蜡。
中考前两天晚上,奶奶从乡下打来电话:“丫头,明天奶奶来送粽子,保你高中!”(与开头呼应.交待事情的缘由.)我在心里嗔怪她的多事,淳朴的她哪里知道,我己拿下了推荐生的名额,进重点高中不是轻松得很?但心里又念起幼时的粽子,心底还是升腾起一阵暖意。(写现在的情形,写感到,写暖.)
奶奶冒着雨来,看见我是止不住的欣喜。“为子,奶奶才包好的粽子!”说着便奔向厨房。望着她那忙碌的身影,那水汽氤氲(多次出现这个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过的脸,我忽然意识到自己与曾经的粽子重逢了,久违的暖意又回来了。
“为子,吃粽子!”奶奶挑出那个最大最好的粽子递给我,只一口,沁润心田,唇齿留香,与粽子重逢,那么温暖。我渐渐明白,在我的意识里,奶奶便如粽子,带给我最朴实的快乐与心灵的慰藉。无论走多远,都会有粽叶飘香的回忆,是奶奶水汽氤氲间慈祥的脸。(把粽子和人物建立了联系,以物喻人.)
每一次与粽子相逢,都那么美好,且温暖,香了记忆,暖了人生。
浓 情 端 午
“有水的地方就有龙舟,有龙舟竞渡就有人击鼓;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端午就在歌里、风里、水里。”
端午之粽子
水汽氤氲里望着奶奶的脸,她正在煮着一锅粽子。一踏进五月的门槛,我就在清纯的粽叶香中,早早的感受到了浓浓的端午气息。
“先把叶子圈成一个三棱锥,把米舀进去,盖上盖子,就成了一个粽子!”奶奶不紧不慢地说着,有条不紊地包着,而我却早已不耐烦的扔掉了不成型的粽子,包粽子做太难了! 奶奶也只笑嘻嘻地望着我,手中收着我的残局,转身去煮粽子了!水汽氤氲着奶奶慈祥的脸,那时我就觉得,每次端午能吃到奶奶的粽子就是幸福。
剥开粽叶,糯米香与粽叶清香扑鼻而来。只一口,沁润心田,唇齿留香,有弹性的糯米黏住了我的口与心。
爱与幸福香了我的记忆,也香了我的端午。
端午之龙舟
“五月初五,是端午。”天一大早,我们就出发去沔城。一路上,整排的杉树在跟我招手,一只只白鹭翩飞在空中,空气中流淌着自由的气息。 喧天的锣鼓把我们带到了沔城莲花池,巨大的人流量让我们毅然选择了到水里与龙舟“亲密接触”。租了一辆“脚动船”,上船之后就狂踩,来到池中央,原来还想前进,却被“水上警察”喝令“别动”!原来是一队队的龙舟来了。
只见一条“柳叶”形的龙舟上坐着一群斗志昂扬的,一个手拿大旗的人,站在船头,舵手坐在最尾部,中间则是擂鼓的人。“咚,咚咚”,黄蓝俩队如离弦之箭冲了出去,“1,2,1,2”,船上传出整齐划一的鼓声,随着鼓声,众人一起发力,船桨翻飞,水波荡漾,呐喊声声,禁不住“心潮逐浪高”!正可谓“众人划桨开大船”,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得第一,人生不也正如这一样吗?只有与同伴齐心协力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这个道理暖了我的人生,也暖了整个端午。
粽叶艾草继续着不变的清香,汨罗江流传着动人的故事,热烈的龙舟划着千年的祈愿。一个亘古不变的传统,一个世代延续的哲理,共同汇聚成一个浓情的节日——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