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不去,我怕!”小时候学游泳,学轮滑,我们总这样回答父母,结果长大后才发现自己什么特长都不会。
“别抽到我,别抽到我!”上学时,我们把头埋得很低,心中一直默念着这四个字,生怕老师抽我们回答问题,结果不懂的东西还是不懂,成绩也越来越差。
“我那么差劲,我一定会被拒绝的!还是别去了。”终于某天,我们遇见了自己喜欢的对象,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却在关键时刻,怂了。结果,心仪的对象成了别人的对象,关键那对象看起来还什么都不如自己!
“我不行的,我从来没做过!"后来工作中了遇到好的机会,我们犹豫着,怀疑着自己,硬是眼睁睁看它溜走了。
从小到大,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场景,因为自己的不自信,而错失那些本可以抓住的好机会,错过那个本可以变得更好的更出色的自己。
2
不自信,并不是一个贬义词,意味着我们知道自身有不足,需要改进。但过度的不自信,就是自卑了。
长期的不自信,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我们会习惯性给自己贴标签:笨懒差、矮穷矬。遇见事情,首先想的不是“我可以”,而是“我不行”。明明知道自己胆怯、不自信,需要改变,却在下定决心时,又被惯性的”我不行“给打败了。
那个原本挺不错的自己,因为不停的心理暗示,真的就变得越来越差劲了。
就这样,日复一日,循环往复。
看看身边那些自信的人,他们身上却散发着别样的光辉,总是像吸铁石一样吸引着身边的人。
他们面带笑容,活力满满,说话时中气十足。即使说错,或者你压根儿没听懂,你也不明觉厉。他们走路时腰直背挺,下颌微昂,好像自带一阵风。
这样的人总让我们想靠近,却又时常觉得他们忽近忽远。
可为什么只想着靠近呢?我们本可以成为这样的人啊!
3
TED讲者joseph,将自信定义为,相信自己有在任何困难下都能完成任务的能力。
自信,与其说是一种状态,不如说是一种技能,一种可以培养的技能。
如何去培养呢?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
爱迪生制造白炽灯实验了上千次、上万次才成功找回自信,JK罗琳给10几家出版社寄过《哈里·波特》后,才重拾信心。而一般人,可能仅仅几次的失败,就开始怀疑自己,再多几次便放弃了。
我特别喜欢一段话,科比曾在TED演讲《意志的力量》中说过:“自信来源于准备工作。所以当比赛要开始的时候,我自己要做的事情,在比赛之前就已经做过上千遍了。当我做准备工作的时候,我就知道我有能力做什么事,我知道我做什么事是轻松的,什么事是不轻松的。所以在那些时刻,我看上去很冷静,或者不紧张,是因为在那之前我已经做过上千遍了,所以再来一次又如何!”
对某件事不停地重复,不断地坚持,会使我们对其越来越熟练,得心应手,成为我们自身的一种能力,并不断完善和提升。有了足够的能力,我们便不再惧怕事情本身。
这是重复的力量,是找到自信的泉源。
同时,学会自我激励。
人类特别擅长和自己对话,就像文章开头那些场景。就连去商场试裤子时,女士会在心里说,“太胖了,一点儿也不好看”,而男士则会对自己说,“怎么一点儿肌肉也没有”。
这种状态像极了曾经的我。那时,我正和自己最爱的人在一起,一切很美好,我也已经答应了他的求婚。对方无论是家境、学识、人品,都特别好!可那时我的身体每况愈下,每天都不断暗示自己,“快死掉了”,“我不行,我配不上他”,“他值得拥有更好的”。
到最后,我毅然放弃。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也用亲身经历证明,那时的决定真够sb。如果当时自信一些,或许一切会大不同吧。
这些消极的对话,就像蛀虫侵蚀着我们的大脑。在这个扰攘的社会里,已经有无数人认为我们做不好,为何我们自己还要怀疑、贬低、否认自己?
我们也许不能做伟人,不是公司的老板,也不是管理团队的领导者,但我们是自己生活的领导者,是自己的主宰。我们怎么去领导自己的生活,生活便会反馈给我们什么样子。
学会自我激励,停止自我贬低。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在心底形成自我认知:我最牛,我就是最好的。每天照镜子时,也微笑着告诉自己,“你可以的”!
要记住,你的心里住着猛虎,那你就是猛虎;你的心里住着弱鸡,那你只能是弱鸡。
我们还可以记录下自己认为做得成功的事情,每当消极低落时,便可以拿出来读个几遍,以此作为激励。
如果不够,那就每天多读个几遍吧!
最后,远离拖你后腿的人。
我们身边这样的人很多。有的人打着爱得幌子,不断要求你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还美名其曰“为你好”;有的人,每当你决心前行时,他便站出来义正言辞地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社会黑暗、前路艰险,前行必是深渊;有的人满身负能量,每次联系你不出三句话,便是今日的抱怨清单。
远离这样的人,他们也许没有直接影响你的决定,却在时时刻刻感染你的思想意识、思维模式和行动。
和那些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做你自己喜欢的事,互相欣赏、互相鼓励、共同进步,成长为那个自信的、更好的自己。
大家好,我是饥饿的鱼,才开始写作,并决心坚持下去。我走得很慢,可我绝不后退!希望大家多多提意见,大家若喜欢,请点下赞吧,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