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所有的中式家庭一样,我有个严厉的父亲和慈祥的母亲。父亲让我要,求上进,做个女强人。而母亲让我,学会做个善良的人,不与人为恶。
我感谢母亲,让我明白,人之初,性本善。
后来,善良的字眼,没有小时候那样挂在嘴边,也没能够在生活中有所体现。善良不像粮食一样,每天必不可少,也不像影子一样能,如影随形。大脑没有思考过她的真正的含义,身体没有为之行动过,所有的生活,就像有既定的轨道一样前行,我稀里糊涂,倒也开心快乐的度过了小学。人总是处在那个阶段的时候,才觉得时间能不能快一点。
后来,到了初中,隔着五六年的时空,回忆起来,感觉自己好像理解错了善良的含义。我以学业为借口,选择了在角落里沉默的角色。或许是害怕与人交往,因为不知道该如何去处理人际关系。我开始在学业上逆袭,旁若无人。那时候觉得,少一点接触,就没有矛盾与伤害,那就可以做个善良的人了。
我也慢慢的形成了一种不愿交往的性格,孤僻的想要一直生活在自己的生活里。我想不与人为恶,也就是与人为善了。后来,随着越来越长大,遇到很多的事情,好的,坏的,都是一个人。高三那会儿,因为压力大,整个人在崩溃的边缘,每天夜里哭,妈妈说我睡了也还在哭。母亲担心的只能说,不行,咱不念了!可能那年姐姐因为就业压力,神经崩溃住院了,把妈妈吓坏了。我望着妈妈的眼睛,焦虑而心疼的眼睛。"妈,我没事,我知道的,你别担心,我明白我在干什么。" 我突然特别特别的慌乱。
再怎么难过的日子,都会过去,我还记得高考之后的那天,姐和姐夫带着我和我妈去逛街,因为我不想逛,什么也不想买,我和我姐在马路上吵到哭。从姐哭的那一刻,我觉得是我错了。可是当时真的很烦,很燥,只想安静一个人呆着。那时候,是真的觉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心里很堵,就会发火,朝着亲人发脾气,因为知道,她们吵不走,再怎么样也会在我身边。
成功进入大学以后,有了新的环境,形成新的人际关系,我想我要改变,孤单了太久,从来没有和别人交过心,任何人,包括为数不多的朋友,还包括亲戚和家人。
后来,与一个室友关系很好,算得上是朋友了,我对“朋友”这个词很在意,很在意。可是,后来我交了一个男朋友,请一寝室吃饭,唯独她不去,很多次很多次,当面说,不喜欢我的男朋友,后来还是因为吃饭的事情,我们扯着嗓子互诉了自己的伤心事。声音很大,哭声很大,那时候两个人都很心酸。吵完,不说了两天,后来就和好了,后来我跟男朋友分手,男朋友最后说“你那个室友应该很喜欢你。”我转身离开的时候,心里满满都是诧异。连个女生都不能对我好了。但是就这么觉得。
也经过那次矛盾,我明白,人与人相处,还是需要留出距离的。靠了 太近,伤的也可能会越深。所以,开始拉开距离,我以为,我可以在合理范围内,保护好自己。可后来还是被一个室友,从祖宗十八代,到人身攻击,辱骂了半个多小时。在这里,我也说明,因为不知道她在那谁,因为她本来情绪就特别不稳定,喜欢骂人,喜欢情绪崩溃,我问她怎么回事,她不说,后来又说,胆小鬼,不敢说话了。才明白过来,那时候她已经骂得尽兴了,在这里,不说具体内容。我确实不喜欢她,所以很多事情我不愿意跟她打交道,甚至不愿跟她讲话,一直都是这样的状态。最近,因为她对我人身攻击,我再也不理她的同时,基本的寝室礼节性的东西我也不愿在维护,其实很小,像她给我吃的,我说不吃,我发小零食也不会给他,大概导火线就是因为,她讲话语气太难听,我说了一句脏话,确实很不好听,我也承认。我想这大概是我做的最不好的事,不理智,也不像我的性格。
我只是跟她理论,气的发抖,攥拳,但是没有动手,我的脑海里也没有打架的概念。我一直气,气到吐,眼泪流不止,我不想让她看到我哭,我跑到一层楼的公共阳台,那时候,我竟然心里不是恨她,而是要让自己冷静,冷静,冷静,然后好好反思,自己的为人处事,从这件事我要得到什么教训。后来,哭够了,就回去,躺在床上,还是眼泪不听,那时候,我就想到了,为什么当时我不跟她打架,不撕烂她的嘴。
在这件事情里,看到自己大学来的变化和自己的愚蠢。我总会因为身边的人的一句抱怨某人的话,我就以为,那个人,很坏很坏,我也就会不喜欢他,如果她对我说了什么不好听的话,我就会一直不喜欢他,甚至会针对他,后来,发现,那个说,不喜欢他的第一个人,跟她的关系比我跟他好,就觉得自己很傻很傻。
还是要学着善良,不愿意变得像她那样恶毒,可是我真的很想撕他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