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微信群“爱的觉醒 拆标群” 雷州
我们上次通过批评作业单,找到了在情绪中隐藏的需要也既是:(想要的和不想要的)。
这个“想要”和“不想要”,正是我们每一个人进入自己的内心,挖掘自己心中无限宝藏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入口和通道!今天终于被发现了...
我们今天就从这个 “想要”开始 深入探索,看看这个“想要”背后隐藏着什么惊天秘密!
我们看到案主第一个想要是 :
“我想要他理解我”
我们学过怎么区分自己的需要和别人的需要,可以很容易的识别出,这是案主的需要,不是对方的需要,
既然是案主的需要,那就意味着,自己要做些事情,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也就是说,我要怎么做,才能满足我的这个目标:“让他理解我”,
“让他理解我”,这是我的需要,我的目标,我的责任,
那我怎么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
或则说,我怎么样才能让他做到理解我呢?在当时的那个事件里!
这里提醒啊,一定是要固定场景,在当时的事件里,才可以做情绪功课。
这里我们需要要重点理解的,就是我怎么才能知道老公当时的所作所为,在我看来是对我的理解?
其实这个答案非常明显:
那就是 老公当时的所作所为符合我心中关于“理解”的定义和行为标准了,我就认为他理解我了,
也就是说,我一定知道 什么是理解以及理解的行为标准,否则我是看不到对方的“理解和不理解的”
个案中,经过我的引导,基本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清晰的找出自己的定义和行为标准。
(引导过程,这里就不展开了...)
当案主找到了他的定义和行为标准 。
我们接下来就可以根据个案流程,更深入的去探索了
现在,我们先了解一下“想要”的心理机制,
明白了这个心理机制,接下来的内容就精彩多了...
“想要”的心理机制:
我没有,所以我想要,如果我有,我怎么还会要?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认为 他没有的时候,他头脑才会产生“我想要”的念头,
如果更深层的去看,
这个“我没有”,源自于:“我不是”
举例:
我不是有钱人,所以我没有钱,所以我想要钱,
我不是爱,所以我没有爱,所以我想要爱...
我不是一个真实的人,所以我没有真实,所以我想要成为一个真实的人!
“是” 是一种意识与行为的合一存在状态,
也就是王阳明说的 知行合一 状态!
而当我们头脑里面 只要出现“我想要”的想法,我们就让自己处在一种“不是”的状态里。
那怎么样才能进入“是”的状态呢?
这个时候,中国老祖宗的智慧就要闪亮登场开始发挥威力了...
(己所欲,施于人)
所谓己所欲,施于人,
也就是,你想要什么,你就给别人什么
你想要别人用什么方式对待你,你就用什么方式对待别人
而活出我想要✘✘的定义和标准,正是己所欲施于人的具体体现...
当头脑出现“我想要”这个念头时,正是(己所欲,施于人)它登场时,此时,它对生命才真正起上了作用!
当你做到了这个行为,(注意:在这个行为中,没有我想要给的想法,只是一种纯粹的行为本身,)
当你给出了这个行为,也就是做到了这个行为,也就是活出了这个行为,也就是 “”理解他人”的 这个行为,
你就作为了一个“理解”的榜样,以身作则,教会了他怎么用“理解”去对待你!
这也刚好实现满足你需要的目标“让他理解我”。
同时你也活出了“理解”,成为了“理解”,
当你活出了“理解”,成为了“理解”,你就是“理解本身”,
当你是“理解”,你所说所做的都是在表达理解...
你不会再想要他的“理解”,
他即使还是那样做,却也不会再影响到你...
你只会给他更多的“理解”...
很多人知道情绪是一个关于“爱”的礼物,
而今天这个“情绪的礼物”的千古谜团,
今天终于被解答...
这整个活出自己定义和行为标准的过程,也就是王阳明心学四句教精髓里面的一句“为善去恶是格物”里面的“为善”...
而“去恶“,又是什么呢?
我们下次继续聊(在情绪中成熟的核心秘密之“去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