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给孩子讲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小兔子对妈妈的爱有张开手臂那么大,有蹦起来那么高,大兔子总是能轻松超过小兔子。小兔子对妈妈说,“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大兔子说,“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再从月亮上回到这里来。” 小兔子爱大兔子,总是输给大兔子爱小兔子。
贾玲导演的作品《你好,李焕英》也讲了一个同主题的故事:母亲对孩子的爱更多。其实,爱如何比较多少?电影用滤镜般的镜头,上演了理想中的母子之爱。贾小玲为了母亲李焕英过上更好的生活,宁愿自己不能出生,撮合李焕英和沈光林。而李焕英觉得自己的生活已经很幸福,处处满足贾小玲的要求,一言以蔽之,两人互相成全。电影呈现的方式是两人先后穿越时空,原本是母女成了年龄相仿的表姐妹,好闺蜜。两人都有着为对方好的心,有分歧无矛盾,是最理想的关系。可是现实生活怎么可能如此呢?
青春期自以为懂事的孩子,怎知社会生存法则?怎么人世艰难?怎能理解母亲?同样,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母亲以为的道路就一定正确还值得商榷,母亲自身也有种种缺点,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难免力不从心,有很多失误的地方吧,又如何能让孩子信服?原生家庭有罪论同样很有市场。好在还有电影,还有艺术化的处理,让现实暂时遁去,让理想得以实现。贾玲的母亲突然去世,从此披上理想的外衣,在贾玲心中越来越完美,而父亲,虽享受了她的物质财富,可能因为各种现实的缺点,反而不如母亲在贾玲心中地位高。
爱本就是一个抽象的词语,其中的度如何把握确实是一个问题,但好在有艺术,有电影,让爱可以提纯,让爱感动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