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早已被人们视为至理名言,并以此来教育年轻人凡事都不可轻信传闻,要亲眼看到,才能判定事实的真相。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是不是经常会碰到诸如此类的例子呢?比如有的人看起来和颜悦色,见人就笑,我们的第一反应通常会认定她(他)是个好相处的人,但是,事实也许并非如此;相处久了,也许你会发现之前认定的好人,只不过是个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笑面虎”罢了;再比如,假设我们第一次去某个餐厅用餐,人们通常会不假思索地首选那些卖相较好的菜肴,但吃过之后才发现我们被自己的眼睛欺骗了,那些看起来好吃的东西未必美味等等,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于是,不少人开始怀疑自己的直觉和判断,并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如此笃定“眼见为实”。 这其中,美国知名的思想家丹尼尔•卡尼曼的研究最为深入和有所成就,他提出了之所以人们常常被自己的“眼睛”欺骗,是因为我们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思考的方式。其中快的思考,他定义为“无意识的系统1”,即人们常常依赖自己看到的,然后根据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做出判断。事实上,这种判断常常是错误的,因为它坚守“眼见为实的原则”,故而任由个人的喜好做出错误的选择。而另外一个慢的思考,丹尼尔定义为“有意识的系统2”,是人们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再做出的判断,即人们找到了眼睛“所见”的背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