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赘婿》电视剧大火,看过一两集后就放弃了,因为这部电视剧与原作剧情以及人物塑造方面有较大的出入,虽然演员演技在线,但我始终认为,那不是《赘婿》应有的样子。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还是几年前上大学的时候,那个时候喜欢看的网文还是热血少年这样的主题,这本书始终没有读进去,现在重读此书,发现作者经常一言不合讲道理,有些话,在二十岁的时候看到和在三十岁的时候看到,其实理解不一样,这是一部很长的书,慢慢去看吧,我会不定期记录一些个人觉得有意思的片段上来,与诸君共享。
1.都说三代看吃,四代看穿,五代看文章。 ——第一卷《江宁晨风》第一章
从古至今,人们工作生活没有容易二字,为的就是让自己的家族实现阶层的跨越,为了让自己的子女能够活的更容易一些,而阶层的提升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吃、穿、文章是不同阶层的不同追求,我本身是个河北省人,从十八岁开始到天津市,在这里学习工作成家,我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楚,就为了站稳脚跟,给我的下一代打好基础,让他可以有机会提升阶层。
2.幸福往往来自于不幸福,繁华也总是来源于对比。 ——第一卷《江宁晨风》第一章
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毕竟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降临。
3.教书不是教人如何去做,应该是教人为何去做,古圣先贤著书立说,最主要的也是说人情世故、天地人心运行的至理,明白这些东西之后再知道该如何去做,那才是真正的读书人。 ——第一卷《江宁晨风》第二章
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4.真正的《三国志》哪有这么精彩,譬如“草船借箭”一节,其实是孙权开了穿出门转悠却被箭射,船身的一边中的箭太多,差点倾覆,于是孙权下令将船掉头,用另一边区承受箭矢,才让船身取得平衡,扬长而去。
——第一卷《江宁晨风》第二章
说实话,没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还真的不知道草船借箭原来是这样的。我去查了一下,发现有两种说法:
(1)据《三国志》记载: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
孙权屡屡向曹操军挑战,曹操坚守不出。孙权就亲自乘了一艘轻船,从濡须口进入曹操军水寨前。曹操一看,就知道孙权来了,是孙权要亲自来看看曹军的阵势(欲身见吾军部伍也),下令军队严加戒备,箭弩不得妄发。孙权在曹操面前走了五六里路,才返回。走的时候还向曹军击鼓奏乐。所有这些都被曹操看在眼里叹息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2)《魏略》曰: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孙权坐大船观看军情。曹操下令射箭。结果万箭齐发,都射在了孙权的船上,船就向一边倾斜,于是孙权便下令掉头,使“箭均船平”,然后安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