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每当站在树下,一片片叶子会在化作春泥前与你温柔告别,有时抚摸你的发,有时在你耳边说悄悄话,每一个它都像是灵动的精灵,在经过时,希望你能记住它。
这个时候,无数的落叶长着你分不清的样子,你是不能一一叫上名来告别的,原来你认识的它不是它,为了不让它失望,你只能在这无数落叶中假装遗忘曾经和绿叶的约定,静静的倾听风里的声音。
喜欢遗忘的人是心大的,必然过着不羁的人生,不必拘泥于人生的数个小事,用一生践行“一生为做一大事去”的豪壮语言。我很羡慕这样的人,也深知人总有能力所不能及的时候,与其一直在纠结于现实,倒不如选择适时清零,学会遗忘。
周国平先生说过一段话,“由于只有一个人生,颓废者因此把它看作零,堕入悲观的深渊。执迷者又因此把它看作全,激起占有的热望。两者均未得智慧的真髓。智慧是在两者之间,确切地说,是包了两者又超乎两者之上。人生既是零,又是全,是零和全的统一。”
既然人生是零和全的统一,我们就要在对抗虚无和理想主义中总结现实了。 这让我想到我们有时会习惯于用极端的思想来完全否定或者完全肯定一件事、一个人甚至世界。
殊不知,任何事物我们是没法看完整的,我们把它当成是零,就否定了它对于我们的全部意义,增添了对人生的不满。我们把它看的圆满,又会给人生加一丝虚妄,让我们承受不住它本来样子不如我们想象中美好的冲击。
当我们片面绝对的看待很多事情,执拗于它没有按照我们想要的轨迹发展,而较真、生气时,不如痛快的选择遗忘。
就如同下雨天,在公交车上入座前,旁边有空位的人在你请求坐到她旁边时,会冷冷的说,座位上有水。你不傻,自然能明白她话里的意思,要是有脾气,会很想和她拧别,告诉她,我不怕水。然后,在她气愤的目光中理直气壮的坐到她旁边。但是,软软的你还是会选择默默去了后面的空位,求助下一个人。真正坐下后,往往会为刚刚那个人的不礼貌而生气,你却忽略了,坐在这个位置,是因为旁边人的友好和善良。
生活中带着刺的人大多是被伤害的人,她们对待世界就像是一面镜子,喜欢把看到的再反射出去。这种人也会以自我为中心,以主观好恶为衡量世界的标准。我不过多的做评价,因为每个人生活方式不同,对待他人的态度也不尽相同。
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就是这样,就如张小娴说的,“有的事情,就是越想越气,不想就不气了。烦恼都来自执著妄想,都是自己苦恼自己。你其实没那么生气,你只是想太多了”。你会把很多的不如意扩大,到最后甚至会怀疑世界。转念想想,世界对你的好,你是不是选择了忽视?
我只是希望我们能温柔的对待世界。也能很快的遗忘这些平常中不愉快的小事,适度清零,还原生命的本真。知晓岁月静好,不要因为纠结于擦肩而过的黑暗,而忽略了身边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