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所有行为,最后都是由自身所知道的信息决定。虽然信息和信息之间,有着千差万别的差距,但是永远没人会承认自己知道的是劣质信息。除了用最终事情呈现出来的结果去判断信息的好坏外,其实更多还是要从源头上去找好的信息源。
多年前,同住在一个宿舍的同事,为了使自己买的彩票的中奖率更高一点,他会下意识的认为,只要是不懂的人给出的一组数字,一定会比自己精心挑选的要好。
就拿我自己来说,以前也没觉得那些高深的专家讲解,那些行业内的人的观点,和普通人有什么明显的优势。所以在生活里,无论或大或小的决定,只用凭感觉去抉择了。
那些专业人士给的建议,当然是要优先考虑。例如身体觉得不舒服了,就不要简单去网上搜寻结果。搜索确实很方便,但最后凭自己搜集来的信息,多半都是自己不想看到的信息,或者自己急切想听到的信息。
信息大概可以采用:专业人士的好过行业外的人;熟人出于好心给出的建议,也未必就能有好结果;付费得到的信息会胜过免费的信息。
只有在给头脑输入了优质的信息后,然后再在日积月累后形成了规模,最后让自己行为成为下意识的动作。
最后来说个自己的例子。几个月前有人找到我想借五万块钱,如果换做过去,首先就会慌乱之中找很多理由去证明自己“多不容易”,又或是现在有多么的“穷”。但是就收到那条消息的当下,即刻回复了对方一句:抱歉,这个忙我帮不了你。
事后为此还感到很诧异,怎么就做到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说出那句话的呢!现在大概归结为,长期在阅读一些好的文章,以及怎样舒适的处理人际关系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