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有无数的人,他们有各自不同的长相,各自不同的个性,各自不同的思想,各自不同的观点,以及对世界和人生不同的认识。正因为如此,就诞生了多所种多样浩如烟海的书籍。当然,任何人都不可能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所以,如何选择书籍,如何读,就成了很多人思考谈论的问题。今天,又读罗胖的书,仍不住,又抄了下来:"读书如交友。
一个萍水相逢的人,我们没有必要把他从头看到脚;只凭第一印象,甚至只凭心情,就可以决定要不要和他深交。稍一接触,发现他在人品上有瑕疵,就可以果断放弃与他的交往。反过来,即使和一个人没有深交,也不妨碍我们从他那里获取帮助,或者与其建立合作。
这都是交朋友的常态。为什么读书就不能这么干呢?
我每天快速浏览电子书,就相当于参加各种社交活动,见形形色色的人。过程中当然会碰到值得细读的书,那就标记一下,买一本纸质书放到书架上。
如果正好有问题要请教它,那我就读起来,觉得不错,还会做一些摘录和笔记。每年我这样精读的书,至少有10本。但这都是因为水到渠成的缘分,而不是因为任何压力。就像跟一个朋友,交情到了必须深聊一次才行的地步,那就乘兴而去,兴尽而返啊。
纸质书读完,如果觉得价值很高,我通常会再买几本送人。就像遇到一个有价值的新朋友,我会把他介绍进已有的朋友圈子。
世上有无数的书,世上也有无数的人。用择友而交的方法择书而读,有何不可?"
说到我心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