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明王朝1566的重播,一部豆瓣评分极高的口碑之作得以“重见天日”。虽然创作日期在很久以前,但是其效果却不输现代作品,甚至远远高出。有人说没有在它横空出世时去发现它的美好是一种莫大的损失,但是对于我一个当时还是一个初入中学的毛头小子来说可能只能是走马观花,看个热闹。
嘉靖帝,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在位初期,也还兢兢业业,但是随着沉迷修道,渐渐荒废了国事。以奸臣严嵩为首辅的内阁和以大太监吕芳为首的司礼监把持着朝政,而嘉靖帝自己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修仙身。奸臣当道,国库空虚,内有灾民,外有倭寇。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然而,嘉靖帝却都一一挺过来了,罢了严嵩,驱了倭寇,还成就了后期的隆万盛世。这不得不让我们惊奇佩服,不得不说嘉靖帝真有一套自己的御权之术。
嘉靖帝御权第一人便是严嵩,严世藩父子。一方面两人有自己的党派,能够与全国的地方官员互动,人们常说熟人好办事,所以嘉靖帝每每缺钱都是让严党去办,尽管作为贪官的职业修养要层层剥夺,但是嘉靖知道自己还是能分个红的,总比别人要不到好吧,嘉靖修道建宫哪里来钱,还不都是严嵩老头弄来,戚继光抗击倭寇哪里来钱,不也是严嵩老头想的办法吗?嘉靖不知严嵩的奸臣?他当然知道了,要知道,那是在明朝,有北镇抚司和南镇抚司,那些特务可不是吃闲饭的。可是即便知道,嘉靖帝也不能轻易翻脸,毕竟打在严身,痛在帝心。其次,内阁次辅徐阶,以及高拱,张居正都是裕王的人,虽然裕王是自己的亲儿子,但是不管朝政的嘉靖心也不能心大的把朝廷都交给裕王。所以通过严党与裕王等人的相互掣肘从而平衡朝局,以防生乱。
嘉靖帝御权第二人便是吕芳,此人也是嘉靖帝最喜欢的人之一,哪怕最后吕芳做错事被贬谪,嘉靖也念念不忘。吕芳的司礼监在中央负责替皇帝批红,监视百官的动向,然后直接向皇帝汇报,在地方上,通过向各地派驻太监,达到为宫里谋取利息的目的。此外,由于严党地方势大,这些太监也有监视严党的任务,防止他们干些出格的事情。通过严嵩与司礼监的相互平衡,不得不说嘉靖还是有两下子的。
至于嘉靖御权的第三人,那就非陈洪莫属了,此人虽然心狠手辣,但又不乏温情;虽然争权夺利,却又不乏忠诚;虽然行事鲁莽,却又不乏智谋。在严嵩倒台之后,嘉靖用陈洪的狠去压制百官,毕竟脏活累活总得有人干,而陈洪恰恰喜欢当这一枚棋子,只要对嘉靖不利,他都要去一一解决,哪怕与全世界为敌,他也乐此不疲。
嘉靖临死之前对海瑞说到“黄河水浊,长江水清,但长江之水灌溉数省两岸之田地,黄河水也灌溉两岸数省之田地,不能只因水清而偏用,也不能只因水浊而偏废,自古皆然。反之,黄河一旦泛滥,便需治理,这就是自己为什么罢黜严嵩、杀严世蕃等人的道理。再反之,长江一旦泛滥,也要治理,治国用人都是这个道理。”由此可见,在嘉靖的眼中,清官有清官的作用,贪官有贪官的作用,如何去把控好两者的平衡才是真正的治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