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花钱带来的幸福感》。本书是由伊丽莎白·邓恩和迈克尔·诺顿合著的,前者毕业于哈佛大学,是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后者是哈佛商学院的营销学副教授。作者在这本书里不仅提供了诙谐、生动的消费指南,而且通过详细阐述关于消费的几个原则,帮助读者把钱“花到刀刃上”,获得更多幸福!
今天,我们分享书中关于教你聪明花钱获得更多幸福感的三个好方法,分别是投资体验、制造享受和正确捐赠。
①『投资体验』
曾有机构采访过从旧房子搬进新房子的一些人。这些受试者当下反馈十分满意。可随着时间推移,他们整体的幸福感却没有一丝提升。实验人员发现:相比购买体验,实物带来的快感十分短暂。同样在美国的一项问卷调查中,57%的人认为购买体验比实物更让他们感到幸福,而只有34%的人答案相反。
在分析大量实验数据后,研究者发现了决定体验比实物更让人幸福的两个主要因素,分别是:联系和回忆。
001联系。大部分体验类的消费活动都会与他人(真实或虚拟)产生联系,别管是活动前沟通、活动中交流还是活动后反馈,言语、动作甚至思想碰撞都会贯穿其中。因此,联系这一特殊属性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搬进更好的房子却无法长期提升幸福感”。
002回忆。现代研究表明,回忆可以提供一种存在感。当人们感觉日子过得没意思时,怀旧可以增加活力、缓解压力,从而防止幸福感减少。体验恰恰就能给回忆提供更多素材:在巴黎铁塔下拥吻、在红海边捉螃蟹,光是想想嘴角都会不禁上扬吧。
②『制造享受』
在一项心理学实验中,实验人员先吃掉一块巧克力,然后隔一段时间又吃掉第二块巧克力。结果他们普遍反映吃第二块巧克力时就没有第一块那么享受了。这背后的逻辑是供应量越多,影响力就越小。因此,如果富足是珍惜的敌人,那么稀缺就是享受最好的朋友。
鉴于此,作者建议读者即便是日常开销也要有计划的消费,具体有两条途径:限制和新鲜。
001限制。这一点在商业上表现得很彻底。肯德基在2010年把双层炸鸡汉堡从菜单中删除,直到2011年才再次提供该产品。对此,消费者的感觉不仅仅是“超好”,而是太棒了!因为当消费者知道双层炸鸡汉堡不会永远供应时,他们就会细细品味其中滋味,满意度也大幅提升。
所以,我们也要利用这个原理主动出击。给我们经常吃或玩的东西设置购买间隔期,不要想买就买,用消费限制避免产生审美疲劳,重拾对“喜爱之物”的激情。
002新鲜。如果有什么东西是你没有拥有过、涉猎过的,那你就可以量力把它列入消费计划了。从经验上讲,新鲜事物和经常接触的东西最大区别就在于不确定性,而尝试并拥有不确定性不仅能增添自信,而且可以给人不一样的满足感。
③『正确捐赠』
2006~2008年,盖洛普世界民意调查访问了186个国家的受访者,其中为慈善机构捐款的120个国家的人表示对生活满意度高。这一关系适用于贫困国家和富裕国家,即使个人收入不同,这一结论也同样适用。因此,帮助他人的情感回报绝不是物质过剩的表现,相反这是人性的基本构成。
但现实是看到新闻上,灾区衣物捐赠箱被拾荒者翻来翻去,捐献者一定会为不久前放进去的衣物十分惋惜。为此,作者强调要“正确捐赠”。
想要做到正确捐赠,你首先要花点精力通过机构、网络、相关联系人与被捐助者建立沟通。这种沟通是为了明确捐赠目标,别管是给家乡的学校、上不起学的贫困孩子还是饱受疾病折磨的病人,只要牵动了你的情感,那这种有目的的捐赠就创造了一种主观联系,这部分利他性支出一定会回报你最大的幸福。
在建立沟通之后,捐赠者需要做的是继续跟踪。实验表明,给予和幸福相辅相成,能形成一种正反馈回路。当他看到捐赠的积极影响时,比如家乡学校的教室焕然一新、贫困孩子在学校努力学习、病人战胜了病魔等,幸福感便会爆棚。让捐赠人看到影响,那么即使小小的礼物也能提升幸福感,刺激慷慨行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总结一下,物质富裕的今天,重复性消费越来越难以给人们带来幸福感和满足感。而我们提供的三个方法就是希望通过给消费列计划,助你刺激感观、调动情感和收获满足,最终让自己在花每一块钱时,都能充满幸福感。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不仅要赚钱、存钱和投资,更要聪明地花钱,你学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