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孩子们在座位上考试,我站在讲台上检查昨天考试试卷家长签字情况,意外发现董锦辰的试卷赫然写着一个红色的“过”字,当我抬眼询问他具体情况时,董锦辰慌乱地承认自己并没有给家长签字,这个“过”字是用红笔随手写的。看着他,我陷入了深深的疑惑中。
董锦辰是个虎头虎脑、五大三粗的孩子,刚上二年级的他,又高又胖,四年级的哥哥都比不过他。课堂上,不管知不知道答案,他总是把手举得高高的,希望老师关注自己。妈妈说他在家里也非常依赖妈妈,希望妈妈时刻关注自己,表扬自己。这么渴求关注的孩子,怎么会不把试卷给家长签字呢?按理说他成绩退步了,一定会借此机会要妈妈关注自己,帮自己补习。可事实却并非如此,为什么呢?
我心里笃定,一定有其背后的原因!午休,我把办公室收拾干净,搬了1把椅子,请董锦辰坐下来聊天。孩子非常单纯,还没说上几句,董锦辰就委屈地哭了。他告诉我,弟弟分走了妈妈的爱,他也要和弟弟一样,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妈妈照顾,恨不得也和弟弟一样被妈妈时刻抱着护着。这次考试考得不好,不想给试卷给妈妈看,不想让妈妈觉得自己不好,不希望妈妈失望。
后来通过电联家长,我才了解清楚其背后的原因。董锦辰从小是妈妈带大的,他非常爱妈妈,也非常依赖妈妈。6岁那年,妈妈怀孕了,孕期反应比较大,呕吐吃不下饭,年幼的董锦辰不懂,每天在幼儿园忧心忡忡,怕妈妈生病。在幼儿园老师和妈妈的开导下,他才渐渐明白,自己要当哥哥了。可这个事实并没有给他带来开心,他觉得弟弟来了爸爸妈妈的爱就会少一半。在幼儿园时,他大力挤压怀孕女老师肚子,说着把他掐死就不会有人来分走爸爸妈妈的爱了;弟弟出生后,他曾经趁妈妈不注意用被子捂住他的小脸,差点捂死弟弟,吓得妈妈连夜叫回了在外打工的爸爸给他做思想工作;现在妈妈反应他经常故意逗弟弟哭,对弟弟非常不友好。8岁的他不愿做力所能及的事,鞋带要妈妈系,吃饭的碗要妈妈端,甚至漱口水都要妈妈帮他打好......
孩子对情绪的觉察是非常敏锐的,可他们却又偏偏不会解释,经常用近乎荒谬却又合乎他们逻辑的的理由来解释他们察觉到的情绪。董锦辰觉察到妈妈没有那么关注自己了,却不知道是因为弟弟的出生带来了很多繁杂的事情,妈妈确实分身乏术,他把这一切归结为妈妈没有那么爱他了。
孩子出现这样的想法,应该被理解,人性本善,他并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会带来怎样严重的后果,他只是遵循本心。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不能袖手旁观,想着慢慢和他沟通,解开他的这个心结。
1.和他讨论:于他而言,弟弟带来了很多不快乐,又带来了哪些快乐呢?
2.任何一个有不良行为的孩子,都是对自己失去信心。慢慢帮他把管理自我的信心找回来。告诉他其他独生的孩子长大了也需要自我管理。
3.告诉他放松,大方友善对待弟弟,主动和弟弟站到一边,这样就不会出现和妈妈吵架的情况。
4.爱一个人的方式有很多,妈妈不是不爱他了,只是爱他的方式改变了,以后随着时间的流逝还会不断发生变化,要相信妈妈。
5.对于他的家长,希望她正确利用董锦辰对她的依赖。在家庭琐事处理中,弟弟一天天长大,两兄弟发生冲突时,妈妈有不公平的情况。建议家长读《正面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