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很幸运能成为一名签约作者,每个月要上稿3篇文章。我原本以为很容易,实则不然。我的文章被主编拒了好几次,究其原因是我的思想没有进步,还是停留在原来的水平。
喜欢躲在自己的舒适区,是人的天性。可是,如果你想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你渴望不断地突破自我,你唯有走出舒适区,去体验那种焦躁、不安的感觉,只有这样,你才能看见自己的进步。
你也许会问:为什么一定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躲在舒适区的人生就没有未来吗?就必定黯淡无光吗?就这一问题,我想从以下3点来浅谈。
01 毁掉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让ta过得安逸
一个人活得舒适、安逸,ta就会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满足于当下的物质生活,而这些短暂的快感,会在时代的巨变、人生的无常面前,瞬间消逝于无形。
有一位高速路收费站36岁的女员工,因为技术改革被裁员,她听到后瞬间懵逼,随后便大哭道:“我的青春都献给收费站了,要我现在学别的,我也学不会了。”
这不是一个人的缩影,而是大部分人共同的现象。面对改革,很多人都觉得前途迷茫,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尤其是那些人到中年,又肩负养家重担的工薪阶层们。
因此,我们平时不能过得太安逸,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不断地修炼自我,提高自己,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在时代的洪流面前,显得无能为力。俗话说“技多不压身”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检验一个人核心竞争力的硬指标是:你离开了目前就业的平台,你能否依靠自身的技能东山再起。
而要做到这些,离不开下班后艰苦的奋斗,过程的确很艰辛,但它却能让你心里充满了踏实感,也能在社会变革前满怀信心、勇往直前。
02 落后就必定要挨打
一个人躲在舒适区,会被社会无情地淘汰。一个国家若是闭关锁国、故步自封、夜郎自大,那么它走向衰落时必然的规律。
曾经风光无限的大清帝国,就是因为这些原因,科技、经济大大落后于西方列强。最终,整个国家被西方各国瓜分地四分五裂,彻底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大清帝国惨遭西方蹂躏的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自身的腐朽和落后,而落后就必定要挨打。
李鸿章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最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贵国竟然建立了很多高楼,我在这里见到了二十层或更高一些的摩天大楼,然而在我们大清国,从未见到这样的高楼……我想我们大清国不能够建造这样的高楼。”
时过境迁,尽管目前的中国已然是一个泱泱大国,一直奉行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但是当下的国际环境仍是危机四伏、暗流涌动,许多西方国家则始终坚信“丛林法则”,为此他们不遗余力地增加国防预算,扩充军备。因此,中国要想长期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唯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毕竟落后就要挨打。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无论是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还是2018年美英法联合军事打击叙利亚行动,无不应证了“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
因此,上至国家,下到个人,我们都不应该躲在自己的舒适区,贪图安逸、不思进取,而是要力图发展、精益求精,只有这样,才会免于被动挨打,真正得到应有的平等和尊严。
03 熵增定律
熵增定律,也叫热力学第二定律,这是德国人克劳修斯和英国人开尔文提出的理论。克劳修斯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为: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转向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而热力学第二定律真正的内涵,并不仅仅是热量传导的方向性,而是一个颇有哲学意味的结论:事物一定会自发地向混乱、无序的方向发展。
熵增定律揭示了宇宙演化的终极规律,这个规律包括我们所有生命和非生命的演化规律。比如,电脑手机会越来越卡、马路会越来越脏、交通会越来越堵、个人生活中的各种坏习惯和不规律、公司越大组织越臃肿、国家越封闭越落后,都是生命的熵增演化过程。
由此可见,任何事物都无法逃脱“熵增定律”的魔咒。因此,我们要提高、精进,就是一个持续不断对抗熵增的过程,这个过程会相当不舒服,但是能让你看到不一样的烟火。
薛定谔曾说: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
因此,我们每天活着就要不停地努力,尽力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不断地超越自我、挑战自我,这样的生命才有活力,这样的人生才值得一过。
写在最后:
我们来到人世间,就是一场艰苦卓越的修行。如果你不想活得太悲惨的话,你唯有摆脱你的舒适区,努力精进自己,这样才能摆脱“熵增定律”的诅咒,才能看到人生曼妙的风景。孟子所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