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越来越明白,什么是当下属于自己的事情,什么是让双方一致清楚是对方的事情,是一个让人越来越清爽的智慧。
而另一个重要的智慧是,相信自己,一切并没有那么糟糕。
我记得拓展的时候,看那些非常优秀的企业家和高管们,在进行一个活动的时候开始总是觉得自己的表现不佳,只有在对比的时候才发现在相互之间的优劣。如果没有对比,即使他们已经取得了很好的分数,依然会焦虑不已,甚至自责检讨。
如果外界提醒,他们已经做得非常好了,这个时候才会略微有些开心,
我很想从学术的角度,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这样的现象,而不是就事论事或者从我的个人经验观察的角度就此发表评论。因为并不太确定这是一种普遍现象,还是一种特定人群的特定反应。
所以想到了《如何突破关系中的自责》这篇文章。
关系中的自责,隐含的假设是,觉得我很重要,甚至能够影响朋友的决定,能够为他的人生负起某种责任。
而很多人,尤其是争强好胜的人们,内心的观念是要赢不输,更重要的是希望有掌控感,希望自己能对事情的发展进行起到强有力的影响。
为什么我们要把明明不是我们自己的责任,扛到自己的肩上呢?原因就在于,我们宁可忍受这样的内疚和自责,也不想承认,在一段这么重要的关系中,我们居然是无能为力的。
相比较内疚和自责,这种无力感更让人难以忍受。
这种情况出现在家庭中,出现在职场中。如果一个人总是习惯性指责别人,那么一定会有另一个人习惯性指责自己。而那些冷冰冰的指责,都是一种冷暴力。
所以,一个人是要有边界感的。这种边界感根植在内心深处,清晰明了的知道,那些是自己的事情,哪些是别人的事情,哪些是老天的事情。
常怀欣赏的心,常怀理解的心去面对他人。
即便是最亲近的人,我们也需要承认,我们跟他是不同的人。有些困难,只能他自己去面对和解决,有些决定,只能他自己来做,无论他的决定在我们看来有多糟糕。
这是关系中的。而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提醒自己,关注到行动上,关注到现在可以做的事情上,而不是去评价事情是不是够好,自己是不是够优秀。
在这样的行动中,“你想做什么事情,你愿意去做吗”,尽力做好能够做到的事情,这就是一种,降低内耗,更关注过程,更关注自己的事情的一种智慧的表现。
同时,如果在某一时间段没有很快的做到这样,不用着急,要相信很多非常优秀的人,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的人,也一样会在很多方面需要学习。关注在行动上,关注在现在可以做的事情上。
那么,新的一天,加油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