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上微博就看到路学长导演去世的消息,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人就是这么奇怪的生物,分明短暂,却默认永恒。
顿时想起中学时,在城市角落的一个老旧电影院前,看到悬挂的大海报,其中一张就是上面那幅海报的手绘版,玉体横陈大概也是一种噱头,顿时泛滥这那个年代特有的录像厅味儿,画家画的并不太好,应该是最后一批手绘的海报了,后来在侯孝贤电影里看到画海报的场景,还模糊地回忆起我看到的那一幕————巨大的画面已经梢色,女体的下方一行小字写着“又名《钢铁是这样炼成的》”,边角翘起,露出底下层层叠叠的斑驳,和电影院一起陷入不可挽回的衰败。
当然,这也许都是记忆矫情的修饰。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在看到海报的时候,已经错过了公映,而更早一些时候,饰演女主角的朱洁因为吸毒过量猝死,成为一条不大不小的新闻。好几年后终于看到这部片子,看着她不算漂亮但酷酷的脸,总是摆脱不掉死亡的阴影,仿佛盯着胶片上的幽灵,这是后话。
事到如今我对着电脑想写点什么,才发现口口声声说喜欢的影片,也只剩下记忆力的断简残章。所谓的兰州女孩不过是个符号,地震是一道光,可是我最喜欢的是朱赫来。
北方的室内生起炉子,为防止室内干燥总是坐着一壶水,从寒冷的室外掀开厚重的底下缝着木条的棉门帘进来,眼镜都立即蒙上水汽,被遮蔽的视线再加上昏暗的光,却放任自己信任满室的温暖,还有干燥的气味,燃煤的一点点刺鼻……这一切和朱赫来给人的感觉糅杂在一起,冬天里的铁路工大叔,有着宽大的手掌,宠辱不惊的性格,带着浓重的苏俄小说的味道,还掺杂着一丝革命导师的影子。
是每个男孩心中的导师情结吧,那种对父亲的眷恋被移情到了一个有距离感和神秘感的人身上,用他的牛逼填补了在血亲父辈那里逐渐感觉到的失望和愤怒————“我不想成为你那样的人!”————我想成为朱赫来那样的人。
一代人的彷徨和希望在银幕上闪烁,心跳鼓动应和。以后有人问我念念不忘的“情怀”究竟是什么,我想,就这么回答吧。
几年前的那一次,和别人在社会路吃饭,出包厢溜达的时候偶遇了田壮壮,他匆匆来,匆匆去,自始至终我也没勇气上前说一句,我喜欢您演的朱赫来,也喜欢您导的《蓝风筝》。我是个羞怯的人。
而几天前终于看了耳闻已久的《再见乌托邦》,盛志民导的。起初在那些错乱的影像中,听着熟悉的旋律,略有小激动,但很快就消失了,太草率而冗长的画面,仿佛原始素材一样堆积着,好像导演在初时的兴致勃勃之后,很快陷入了不知所措的迷惘,于是索性将东西一股脑儿地倒在了我的面前,耐着性子看完,却不知道他要说些什么。失望。
但在那一张张已经发福的脸孔后面,在那一段段漫不经心的讲述后面,在那今夕比照的画面后面,还是感受到了如此分明的失落,曲终人散,一个年代来不及谢幕,就被后边歌舞升平的喧嚣登场赶下台。
回忆慈悲或残忍,好在大多数人还记得,小胖子嗨了之后在午夜的街头大喊:“满大该都是我的轰弟。”
寂然无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