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话,心平气和地说和疾言厉色地说,传递出来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孩子听完后的情绪也不一样,进而会有不一样的行为表现父母平时用温和、有耐心的语气和孩子说话,孩子也会习得这样的表达方式,遇到问题能够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情绪管理能力强,不随意发脾气。
在和孩子沟通时,家长要注意避免以下4种语气:
(1)吼叫,发泄情绪
父母和孩子说话,最常见的一种语气就是大吼大叫,他们通常情绪激动,眉头紧锁,目露凶光:
“我说了几遍了,快点啊!”
“把电视给我关了!”
“再这么晚回来就别回来了!”
当父母对孩子大声吼叫时,情绪往往占了上风,掩盖了说话的内容。孩子的注意力都被父母的情绪吸引,内心充满了害怕、不安,感受到的是责怪、不耐烦。
有些家长会说,不大声吼孩子,好好说他根本不听。的确,很多时候,吼叫确实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孩子被父母的情绪吓到,乖乖听话。但长期看来,对孩子有害无益。而且,当孩子习惯了家长吼叫的语气,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同样的说话方式,不能心平气和地表达自己,容易情绪化,动不动就发脾气。
(2)责怪、反问的语气
生活中,有些家长跟孩子说话,总是喜欢用反问、责怪的语气:
“你不能把你房间收拾一下吗?都乱成这样了。”
“你做事能不能仔细点?整天心思不知道去哪了。”
“垃圾桶满了没看见吗?”
“你怎么总是这样?”
换位思考一下,就能体会到,孩子感受到的是埋怨、责备、讽刺,很容易感到委屈,产生叛逆的心理,不愿意不配合家长。少一些情绪化的表达,冷静、理智地和孩子讲话,亲子沟通会更顺畅,也是给孩子树立起用语言正确表达的好榜样。
没有人会喜欢总是被否定的感觉,同样的话,家长改成陈述、表达期待的语气,效果会大不一样:
“我看你房间有点乱了,可以找时间收拾一下。”
“以后做事如果能仔细一点,就更棒了!”
“垃圾桶满了,该倒了。”
(3)命令的语气
还有的家长,总觉得作为父母就可以随意对待孩子,和孩子说话常常颐指气使,用命令的语气:
“去把地扫一下。”
“把碗洗了,听到没有?”
“快点写!”
这种心态是不正确的。孩子年龄小,也是独立平等的个体,有渴望被尊重的需求,家长只有遵循这一原则,沟通才会更加顺畅、有效。强硬,命令的语气,容易让孩子感觉到自己不被尊重,出于维护自尊心的需求,孩子往往会选择拖延、拒绝、反抗等方式,表达对家长的不满。
美国成功学家卡耐基说过:用“建议”,而不下“命令”,不但能维持对方的自尊,而且能使他乐于改正错误,并与你合作。家长要少用命令的语气,多用商量的语气,语气上缓和一点,有选择的余地,孩子觉得自己被尊重,更愿意听话。
(4)猜忌、怀疑的语气
有些家长遇到事情,还没搞清楚真实情况,就凭借自己的主观判断,妄加结论,评判孩子:
“是不是你把我手机玩坏了?”
“你在学校,没少玩手机吧?”
“老师怎么不说别人,就说你?肯定是你不听话。”
来自父母的猜忌、怀疑,会伤了孩子的心,破坏亲子关系,导致孩子和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这样一来,父母的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时间久了,也容易让孩子产生叛逆心理,“你不是老怀疑我吗,我干脆就变成你怀疑的样子”,从而出现更多的行为问题。
不管什么时候,用信任的语气和孩子说话,都更利于沟通和问题的解决,父母的信任,会赋予孩子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孩子自发地想要变得更好。因此,遇到事情,家长不要还没搞清楚情况,就主观臆断,先问问孩子发生了什么,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再去解决问题。
父母越是信任孩子,孩子越是会在心里不愿辜负父母的信任,自我激励,成为更好的自己。
有家长会说,我也想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说话,但是到了实际情况中,经常会感觉心烦、生气,语气中忍不住就会带刺。这不难理解。要想把具体事件和自己的内心活动表达出来,需要经过大脑的思考加工,不但耗费精力,也十分考验一个人的情绪管理能力和表达能力。
而发泄情绪就不一样了,嘴巴一张,一连串带着情绪的话就出来了。只是后者通常是无用的,也不利于亲子关系和解决实际问题。家长不能光考虑自己说爽了,还要考虑孩子的感受和接受程度。
因此,家长需要做的功课是,学会表达情绪,而不是情绪化表达。换一种说话语气,能更好地达到沟通的目的。
总的来说,家长和孩子沟通时,可以按照这三个步骤来:
第一,觉察自己的情绪,思考自己怎么了、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希望孩子怎么做。
第二,暂时搁置自己的情绪,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他现在的感受,行为背后的动机和需求。
第三,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说给他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