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看到一个笑话。说是有两个经济学博士,走在路上看见路上有坨狗屎。甲对乙说,你要是能吃了它,我给你五千万。乙想,吃个狗屎有什么难?这样就能得到五千万,太值了。于是就把狗屎吃掉了。甲只好给了乙五千万。甲越想越觉得不划算,就这么一坨狗驹屎就换了五千万,实在是亏大了。好在这时又看到了一坨狗屎,甲说,为了公平,我要是能吃掉它,你也应该给我五千万。乙没办法就同意了。甲一口气就把狗屎吃了个精光,于是乙又拿了五千万给甲。两个人又往前走,一边走一边想,越想越觉得郁闷,什么事情都没发生,无端的就吃掉了两坨狗屎,实在想不通就去找他们的教授。教授一听原由,激动道,一个亿啊,一个亿啊,你们吃了两坨狗屎就为国民经济贡献了一个亿的GDP 。
这本来只是一个笑话,但我们不妨这样来解读下,在我们的每一次选择之后,我们总是要付出行动,而每一次行动我们总是要作出投入,不管投入的是人力、物力、财力还是时间。当我们在作出下一个选择时,我们不可避免地会考虑到这些前期的投入,不管它还能不能收回,是否真的还有价值。最终,前期的投入就像万能胶一样,把我们粘在原来的道路上,无法作出新的选择,而且往往投入越大,把我们粘得越紧。
在经济学上,这种无法收回的前期投入叫做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也就是说,沉设成本是一种巴经付出但又不能收回的成本。
商朝末年,有个足智多谋的人物,姓姜名尚,字子牙,人称姜太公。因先祖封于吕,又名吕尚。他辅佐周文王、周武王
攻灭商朝,建立周朝,立了大功。后来封在齐,是春秋时齐国的始祖。
姜太公曾在商朝当过官,因为不满纣王的残暴统治,弃官而走,隐居在陕西渭水河边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为了取得周族的领袖姬昌(即周文王)的重用,他经常在小河边用不挂鱼饵的直钩,装模作样地钓鱼。姜太公整天钓鱼,家里的生计发生了问题,他的妻子马氏嫌他穷,没有出息,不愿再和他共同生活,要离开他。姜太公一再劝说她别这样做,并说有朝一日他定会得到富贵。但马氏认为他在说空话骗她,无论如何不相信。姜太公无奈,只好让她离去。
后来,姜太公终手取得周文王的信任和重用,又帮助周武王联合各诸侯攻灭商朝,建立西周王朝。马氏见他又富贵又有地位、懊悔当初离开了他,便找到姜太公请求与他恢复夫妻关系。
姜太公已看透了马氏的为人,不想和她恢复夫妻关系,便把一壶水倒在地上,叫马氏把水收起来。马氏赶紧趴在地上去取水,但只能收到一些泥浆。于是,姜太公冷冷地对她说:“你已离我而去,就不能再合在一块儿。这好比例在地上的水,难以再收回来了!”
"覆水难收"也是一种沉没成本。爱悠悠,恨悠悠。为何要到无法挽留,才又想起你的温柔………。
不计沉没成本也反映了一种向前看的心态。对于整个人生历程来说,我们以前走的弯路、做的错事、受的挫折,何尝不是一种沉没成本。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总想着那些已经无法改变的事情只能是自我折磨。
过去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无论对错,无论你如何后悔,都已经无法更改,这与沉没成本的道理是一样的。昨天的成本已
经付出了,是赢是亏,都是昨天支出。从今天来看,这些成本是昨天的沉没成本。人在思考问题时总是后悔莫及、悔不当
初,其实是非理性的,是自己给自己寻找痛苦。所以,应该承认现实,勇敢地承认自己过去言行的对与错,把已经无法改变的“错”视为昨天经营人生的坏账损失、今天经营人生的沉没成本。以全新的面貌去面对今天,这样才是一种健康的、快乐的、向前看的人生态度,以这样的态度去
面对人生才可能轻装上阵,才可能有新的成功。
感谢大家的收看,我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