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写日记的时候,开头第一句话总是:今天,然后吧啦吧啦写了一大推。
现在还是保留了这个习惯,每次看到空白的纸张或者电脑上空白的屏幕,总想先写一个“今天”,虽然知道这篇文章的开头并不适合以今天打头。
我不知道这个习惯是好是坏,它有坏的一点,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但它好的一面也是使我受益的,每每写下“今天”两个字,不管怎样,下面的内容都要接下去。就当它利大于弊吧!
昨天晚上妈妈给我打电话,我刚开始在图书馆看书,出来之后也忘了关掉静音了,所以没有接到。等拿起手机玩时才发现妈妈给我打电话了,于是立马拨回去。
其实,我挺烦妈妈给我打电话的,不是有时,是每次。
我和妈妈没有共同语言,不是长大了没有共同语言,而且从小就没有。
从小妈妈打我,不是偶尔,是常常。小时候觉得每个妈妈都是称职的除了妈妈,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我挨打的频率主要看妈妈的心情,如果妈妈的心情不好,那么我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被找到把柄。而我挨打的程度又取决于挨打时的反应。挨打时大哭,不行!打的更狠。不哭,更不行!妈妈觉得打的没有效果,一点教育孩子的成就感都没有,所以,同志们,挨打是一个技术活啊!
我觉得我从下就聪明伶俐,应该是被妈妈训练出来的,因为每次挨打都要根据妈妈的动作和表情,判断出妈妈当时所处的状态,是畅快淋漓了,还是意犹未尽等等。在根据妈妈的状态,说出求饶的话语或者一声不吭更甚者跑出家门口。
在挨打时跑出家门口更是一门技术活,这就是脑袋挂在裤腰带上在刀尖上添血啊!稍有不慎,分分钟嗝屁的。
有些人说家长打你时千万不能跑,这一点我绝对举双手双脚赞同。我觉得每个家长有个孩子之后,他们的征服欲就愈发的膨胀,你越跑他们就越兴奋,兴奋起来武器就会升级了,由巴掌变为拖鞋再变成棍棒。所以奉上一句金玉良言,挨打时做好不要跑,要跑就得一次性成功,跑的越来越好,越远越好。然后在外面至少待个两个小时以上,最好饭点的时候回家,挨打复发率降低百分之八十。
直到现在,我依然觉得妈妈并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有人说小时候不理解父母,长大以后就会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我长大了,回忆起小时候的事情,依然会无奈的笑笑。
每次和妈妈通话都会不欢而散,昨天也是如此!对于妹妹的教育,我跟妈妈有些不同的观点。妹妹还有两个多月就要高考了,成绩总是提不上去,她也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什么物理没有做完了,这次的题太难了,作文跑题了等等。
妈妈对我说:你说说她。我说:我已经说了她几百遍同样的话了。不想再像一个机器一样重复了,一切事情让她自己负责,自己决定,考不好让她自己担责任。我们说再多也没用。
我不知道我们两个谁的观点有用,我只是觉得,每次打电话能不能聊点别的。就像我对妹妹说的千百遍的话语一样,妈妈每次打电话来,也总是说着同样的事情,“有出息”、“赚钱”、“你要”、这种词汇反复的出现。
我想和妈妈讲点别的,聊点生活中的事情,聊点稍微美好的事情,我知道人生总是苦多乐少,妈妈您就不要再血淋淋的撕开给我看了。
我没有任何的怨恨我的妈妈,因为我做儿子的没有那个资格。我只是觉得很无奈,每次通话总是和想象中的不一样,我想改变,却总是以失败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