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和朋友说我一年读书50本,朋友觉得我很厉害,我觉得没什么,我知道有人可以一年读500本书的。
天哪,这是怎么做到的?如果你觉得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读完一本书才叫读书,而且读完之后还能对其中的段落信口背出来,那只能说你还不了解阅读的艺术。
阅读有粗读,略读,精读,对比阅读之分,绝大多数书籍只需要粗度或略读即可。略读是从头到尾囫囵吞枣一目十行地浏览一遍。
这次,我们只谈略读。它是了解一本书大体结构和梗概的方法,一般只需要半个小时最多一个小时就够了。略读也是有步骤的,就像学车时的分解动作一样,我们必须先学习每个分解动作,然后才能忘记这些分解动作,最后让整个动作一气呵成。
粗读第一步,看书名页,如果有序就先看序。大致来说,书名就是一本书的中心思想,而序是成书的背景或梗概。
粗读第二步,研究目录页。绝大多数书籍的目录都是作者花了大力气提炼的,它揭示了内容纲要和体系架构。国外一些每章都只有编号的小说不在此讨论范围。
粗读第三步,如果有,看看索引,了解书的议题范围;或读一下出版者介绍,看看出版社是如何推广这本书的。
完成以上三步只需要10分钟左右,此时这本书值不值得读,相信在心里已经有了基本的判断。
如果值得读:
粗读第四步,挑几个感兴趣的小节看一下,感受下文字是否有趣,说理是否有据等等。
粗读第五步,信手翻阅,或读一两段,或读一两页,随时寻找主要论点,留意情节的基本脉络。最后看看作者如何收尾,一般来说,收尾的时候作者会把全书的主要思想概括一下。
至此,一本书就读完了。看,还不到一个小时,你就已经知道了书名、作者、内容架构、主要观点,如果记忆力好,还能用自己的话复述其中印象深刻的几段。
结束了吗?还没有。
以上5个步骤只是技巧层面的,真正有用的阅读是需要思想指引的。即,阅读时,我们要时刻问自己以下四个问题:
1. 这本书整体上谈的是什么?
2. 作者是如何谈的?
3. 你觉得作者说的有道理吗?
4. 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有点懵?我们以读《影响力》这本书为例。
《影响力》谈的是什么?
看了前言和出版社的推荐,我知道它讲的是人们的行为和决策是有潜在准则影响的,书的作者发现了6大准则,可以极大提升营销效率。
《影响力》的作者是如何谈的?
看了目录并信手翻阅,我知道作者是通过逐个分析6大准则的方式来谈的。这6大准则分别是:
互惠:我都给你好处了,你不也应该给我一点吗?
承诺和一致:这事你之前答应过,不管当时是敷衍还是认真,你都应该做到;
社会认同:你看,别人都这么做了,你要不做岂不是不近人情;
喜好:自己点的菜,就算难吃,哭着也得把它吃完啊;
权威:专家/领导/网红都觉得这个事儿好,我们也可以参与一下;
短缺:最后两款,赶紧抢购,不买以后就没有了。
我觉得有道理吗?
每个准则都很有道理,但还不够全面。因为未深入分析人性的弱点,如恐惧、贪婪等。另外这些准则基本针对的是人们的临时行为,未考虑人们思想转过弯后的情形,所以难免带有点一锤子买卖或欺骗的味道。
《影响力》这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太有关系了,生活在繁杂的城市里,每天都会接触各色人群和多样信息,无论是和家人相处还是去超市买东西或者看到几个手机广告,影响力的6大原则都有蕴含其中。如果想对别人施加影响,这6大原则值得深入研究并实践;如果不想被广告洗脑或被他人忽悠,也要时刻觉察,避免做出不理智的决策。
看,以上这些是我只花了40分钟就知道的,此时我可以宣称这本书我读完了。但与此同时,我进一步知道这本书对我来说值得精读,值得对照练习,那就不是40分钟能解决的。
读书不是目的,成长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