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可能是人人都喜爱的一种情绪吧,每当身处困境的时候,乐观总是让你对未来怀有希望,从而做出积极的行动。
关于乐观的情绪的奇妙,最早我是从古典诗歌中了解到的。当我第一次读到刘禹锡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万物复苏的蓬勃生命力,仿佛看到一棵干枯的树,垂着它为数不多的干枯树枝,在料峭的寒风中瑟瑟发抖时,它面前的泥土里迸发出翠绿的嫩芽,野草拔地而起,一片绿意与枯树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苏轼的许多诗歌里蕴含着可敬的乐观精神。苏轼因政治上的原因,被一再贬谪,但是他却能在这段时间里,写下了许多绝妙的句子,引起京城文人争相传诵。这就产生了一个有趣的景象:他的人虽然远离京城,他的诗歌中透露中的乐观旷达的精神却时时为京城的文人所称道。还记得苏轼来到惠州之后,他不为贬谪而悲伤,却开始称赞起惠州的荔枝来,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乐观的情绪的奇妙力量不仅仅在于能够让人在困境面前重拾希望,对于人的身体健康,也或多或少有着积极的影响。我想以刘禹锡和柳宗元这两个被合称“刘柳”的诗人做例子。柳宗元和刘禹锡是同榜进士,也是同时被贬谪的,两人的寿命却有着惊人的差距。刘禹锡71岁去世,而柳宗元47岁就早早去世了。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寄托的情感是多么凄清,不由得让我们对他的心理健康感到担忧。
维克多·弗兰克兰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表示,乐观是一种在追逐目标的过程中全力以赴,却不过度关注是否得到好的结果的态度,而这种不关注的态度,会让你得到幸运女神的眷顾。他说:“不要只想着成功——你越想成功,就越容易失败。成功就像幸福一样,可遇不可求求。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产物,是一个人无意识地投身于某一伟大的事业时产生的衍生品,或者是为他人奉献时的副产品。幸福总会降临的,成功也同样:常常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我希望你们的一切行为服从良心,并用知识去实现它。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当然是相当长的时间之后——注意,我说的是很长的时间后!——正是由于这种不关注,成功将降临于你。”
回想我在学业上进步最大的初三一年,乐观带给了我不断进步的勇气和信心,让我能忍受繁重的作业和练习,在苦中作乐。最终我在没有什么心理负担的情况下参加了中考,得到了一个高出二模考五十分的成绩。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成功,却让我对乐观这种情感充满眷恋之情。希望之后的日子里,我也能用乐观的情感来对待注定艰苦的考研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