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份,微博网友@杜子建发微博说,自己特别喜欢下面这句诗希望网友能够续写,并承诺向续写得最好的网友赠送拉菲。
然而,大家知道,其中的“壶”是什么吗?
是它
是它
还是它?
可能都是,也可能都不是……
今天,我们就来寻根问祖,看看在妇好的时代,壶指的是什么呢?
这就是商代晚期的壶~司巧母铜方壶。和大家常见的壶不一样,没有嘴,没有把,而且是青铜的……
大家一定蒙圈了,这件那时候的“壶”是作什么用的呢?
也是盛酒的~《诗经·大雅》里面说:“清酒百壶”,说的就是这样的壶。有时候,壶也用来盛水用,比如山东莱阳曾经出土一个青铜器壶,上面的铭文写着“……使小臣以汲”,这个壶就是用来盛水的。
那么除了壶之外,商代还有什么盛酒、喝酒用的青铜器呢?
首先是“尊”
这就是殷墟出土的大口尊。
“尊”这个名字由来已久,先秦文献中就已经出现,当时泛指酒器,从宋代《博古图录》之后,“尊”就专指这类器物,一般分为三类,一类大致是圆形的,也有少数方形尊,譬如著名的四羊方尊~
不过最萌的,是鸟兽形尊,譬如下面这件在妇好墓出土的鸮尊
和上面的鸟兽尊外形类似的,是“觥”(gong)。这个名字历史没有那么久远,是宋以来的文献书籍给觥定的名。那么觥和鸟兽尊有什么不一样呢?觥的盖子一般比尊大,一般器型的整个脊背部都是盖子;鸟兽尊的盖比较小,往往只有脊背的一部分或者脑袋的一半~譬如下面这件妇好墓出土的司母辛四足觥,从嘴到尾半个头和整个背,都是盖子。
接下来的盛酒器是“卣”(you),卣和其他类似的器物最大的区别是带有一个提梁把手,只有极为个别的没有。我们看看下面这件妇好墓出土的龙头提梁卣,曲线和表情都很萌。
“卣”这个名字从甲骨卜辞中就能见到,从当时的记载来看,一般是用来装鬯(chang)酒的。鬯酒用郁金草酿黑黍而成,香气扑鼻,一般都是祭祀的时候使用。不过把卣这名字和上面这类器物对应上,也是始自宋代。
商代在使用酒的时候,往往要把酒加热,所以还出土了很多用来温酒的青铜器,最著名的,当属“爵”,妇好墓里也出土了青铜爵。
爵这一名称的确定很有意思,宋代《博古图》认为爵的形状像雀,但后世的学者大多不信。爵的用途也经过争议,《说文解字》认为爵是用来饮酒的,但是爵上往往带有柱,喝酒的话会柱到眉毛,并不方便。于是专家们脑洞大开,有人为爵是用来过滤酒的,双柱用来固定滤酒的茅草;有人认为爵是用来加热酒的,柱是加热之后用来移动爵的抓手。但是种种猜测都不能服众,考古出土的一些爵,底部有烟炱,就是加热之后留下的积炭,所以只能确定爵可以用来温酒。
接下来和爵有点像的器物叫“斝”(jia),请看这件妇好墓出的的有盖小方斝。
斝和爵相似,一般都有三个足,口沿也大都有柱,但是斝没有爵那样突出整个器身的流和尾,而且个头也要比爵大一些。考古出土的斝,有一些底部有烟炱,所以说明斝也可以用来温酒。
问题又来了,盛酒温酒都有专门的家伙事儿,喝酒用什么?
来看这只妇好墓里出土的铜觚(gu)~
觚的器物定名也始于宋代,宋人认为这类器物的腹、足都有四个棱,而棱在宋代又叫觚,所以这类器物叫觚。但是有棱的器物很多,为什么只有这一类叫觚呢?后来陈梦家先生提出假说,认为这类器物从口到底呈弧线形,觚就是壶的意思,但也仅属一种猜测。
在墓葬中,觚和上文的爵是CP,往往成对而出,是商代礼器组合的核心。有学者认为觚就是和爵配合使用的酒杯;日本学者林巳奈夫猜测,到了商代晚期,觚演变成为一种盛甜酒的器具,可以用勺舀着吃甜酒中的固形物。
呈弧形的是觚,那么弧度没有那么大更接近直筒形的其实就是“杯”了。妇好墓里面出土了一个镶嵌有绿松石的象牙杯,堪称代表。
这个杯子的造型很像是同类青铜器杯,此外,青铜器杯中还有高脚杯,到了战国时代还出现了耳杯。
那么新的问题有出现了酒究竟是怎么从盛酒器、温酒器跑到饮酒器中呢?有流的爵还可以直接倒,没有流的就要靠下面的工具了。
上边一件叫斗、下面一件叫勺,这两件器物都是商代晚期的。斗和勺考古出土时多见于尊、卣等盛酒器内,它们有什么不同呢?斗的把手与脑袋的连接处在中下部,而勺则是连接在口沿处。
以上我们介绍了妇好那个时代的酒具,不知道大家对“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这句诗有没有新的认识呢?我想,一定还有富有求知欲的小伙伴,想要了解更多关于青铜器的知识吧。
那么我们就再推荐一下本文的参考材料,朱凤瀚先生的著作《中国青铜器综论》。
本文首发于微信订阅号“在线文博”(微信号:wenbo_online),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