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快要休假的前几天,内心就呈现出一种即将放飞的愉悦感,工作也变得特别有干劲,一旦闲下来,就开始摆弄旅行用的物品、做攻略和异想天开,那期待的心情真是无法言说。对生活麻木或焦虑或抑郁的我们,可以通过这几天体会一下什么是积极阳光,希望洒满田野的日子。
一天,路过书店的时候,猛然回头,看到店里挂着一张最新的宣传幅,上面明晃晃几个大字让我的心一阵悸动。“余生皆假期”!悸动之后,我就陷入了深深地思考,这上面短短几个字所描绘的意境和高度,我等该如何达到?
“一个背包,几本书,所有喜欢的歌,一颗潇洒的心。”
有时,我很羡慕男人旅行的装备,因为他们带的东西比他们的生活精简多了,有人甚至只拿一个塑料袋,装条毛巾和内衣就出门了。不同的人出门带的物件,表达了他们内心最接近自我的想法,在那段真正放松,不问世事的日子里,做点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男人,希望放下所有的责任和负担,轻松上路。女人,带上平日里没有机会穿的衣服,没时间看的书,还未启封的桌布和蜡烛,在异乡过几日像自己的生活。
假期是一种什么状态?不想说话就不说话,想睡就睡,想不睡就不睡。想吃啥就吃啥,为了吃个想吃的,可以走很远的路。看见美景可以停下来慢慢欣赏,使劲拍照。爸爸和儿子可以在路边摊喝啤酒吃烤肉聊闲话,男人看得到女人的美,女人看得到男人的真性情。会突然发现孩子怎么变得这么懂事了,调皮捣蛋也不觉得厌烦了。
这一切,才是我们希望中生活的样子。假期中的自己,才是最本真的自己。休假,休的是身,动的是心。
创造101的总导演孙俪在纪录片《成团》里讲述,节目快结束的时候,落选的女孩儿们都回来了,其中有一个很优秀的女孩儿眼泪汪汪地看着她,她就问那个女孩,为什么你来了之后就怕了呢?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那个劲儿呢?孙俪感叹到当一个优秀的人进入到一个更广阔的环境中,看到周围太多比自己优秀的人时,有的瞬间就自卑了,怎么都找不到自己原来那股子从容的劲儿了。
这不正是在说我们吗?初心怎么走着走着就没了呢?顾虑太多,放不下,做任何事的时候,不是单纯地就做这件事,而是先考虑结果怎样?别人怎么看?做不好怎么办?有没有意义?值不值得花时间?挣不了钱怎么办?做完这件事下面该干嘛呢……这么多的顾虑,从容的劲儿早就没了,何谈放下,放不下,就到不了当下。
梁冬的《觉者》有一期采访刘丰老师,他说:自由,是来自于对维度的提升。当下是连通高维智慧的,因为“刚才、一会儿、过去、未来”全是三维认知,在这个认知里面连四维都去不了,更别说N维了。只有当下是连接高维的,而连接高维那一瞬间产生的喜悦,是任何一个物质世界的喜悦都替代不了的。如果一个人能把生命中的所有当下都用来转念、提升,那他将生活在一种全然,喜悦的生命状态里。
在《幸福三重奏》里,很喜欢陈建斌和蒋勤勤这一对夫妻,他们的相处模式最贴近真实,又最有生机,既有柴米油盐,又有诗情画意,既有最常见的埋怨,又有最难得的包容。
其中一个情节让我印象深刻。早上,两人做好饭,对坐在餐桌边,周围是干净的落地窗,窗外下着雨。蒋勤勤边抹果酱边说,这种天气一定要听自己喜欢的歌。
在喜欢的音乐与雨声中,聊音乐和艺术,也聊生活的琐事与趣味。兴起时吟诗一首,看见的是对方欣赏的眼神,粗茶淡饭品来竟如此有滋有味。
弹幕里很多人说陈老师承包了节目里所有的笑点。我觉得不是他搞笑,而是他让自己成为了一个有趣的人。人有趣了,生活才能有趣,你会把生活中细小的快乐放大,会因为偶然发现的美而停下脚步,会对身边发生的事情产生思考,会大声唱喜欢的歌,会和孩子认真地开玩笑……
做饭可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通又最让人觉得麻烦的事,还不如点个外卖。福原爱说她不打球的时候就做饭,坐在厨房里边看书边做饭,大S做饭的时候喜欢喝红酒。一边是生活中最琐碎的事,一边是自己的小癖好,一边是必须做的,一边是喜欢做的,为什么就不能结合在一起呢?
余生皆假期,就是把你本来就有的趣味和欢喜释放出来。不怕浪费时间,不嫌麻烦,沉浸在你正在做的这件事上,活在当下的喜悦中,把平凡的生活与自己的喜好融合在一起,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有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