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天高地厚的杨锦麟
文|吻花无声
杨锦麟这个人,不论是你、我,这个国家,甚至这个世界,应该了解下。作为现实中一个大写的人,他温和、坚强。
他的温和,似乎容易燃烧,寻找永恒的光与热;他的坚强,像烈火亢奋,直击怯懦,追逐永恒的生与死。
他用生命燃出精彩,引起共鸣的善意,使美德与一种永恒的秩序联系起来,能产生一种精神力量,加热转动上千年来笨重的吱呀作响的巨轮,以便我们不再重复先辈拙劣的错误。
《不知天高地厚-杨锦麟触电记》读它,会深深地被击到,被击倒。
这个被捂着半截嘴巴的人,入选影响当代中国五十名公共知识分子,他风光而有的影响力,曾“不得不为自己的生活愁肠百结。
”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使得他的职业生涯突遭“猝死”,一家人的生活费,女儿的学费突然之间没了着落。他用微笑和尊严面对艰难困苦,咬牙挺住。
读这本书,不必说能读懂他,至少会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以及经历的艰难困苦,会认识到,许多自认为的委屈与苦难真不值一提。
他当过教师,挖过沟,下乡插过队,放过牛羊,剁草喂猪,当过编辑……
他一次次走入社会底层,走向城市边缘的悲苦家庭,走进大山深处的贫瘠村庄。走在边疆,他说:“与那些老实本分,讷言钝行的普通人民在一起时,发觉自己活了。”他时常把随身的钱掏给接受采访的苦难人。
他走遍祖国的内陆、边疆。他自述:“总是在心灵重负中蹒跚行进着,充满着无力感、自责感、甚至负疚感。”他确信,行动和责任,可以承受任何委屈。
他领悟到“所走的每一步,都是在为未来加分”。
他“也见到偏居一隅的同胞手足,他们的理想,曾若天空般高远,他们的际遇,却如大漠般地苍凉;他们的青春,曾若朝霞般绚烂,他们的晚景,却如冬雨般凄凉。”
代课老师、退役老兵、下岗工人、贫苦农民,以及那些经历过动荡年代的人,经历过战争的人,不论现在或晚年经历着什么,受到怎样的“善待”,也无法弥补内心的伤痛。
那些伤痛是个人的无奈,也是时代的必然。
历史的扭曲,就在于无辜的人民承受了不该承受的苦难,受到了不该遭受的罪难。
在资讯节目《有报天天读》中,即便被审查,被捂着嘴巴,他,该说的一定说,专横也没用。
为他的读报原则、新闻人的敏感,他挽起袖子,拍桌而起,甚至不惜大打出手----,他智慧挠到社会的痒处,戳到现实的痛处;骂则骂到极致,捧则捧到极致,每每启到点穴之关健。
他独立的思想和价值判断,能与观众同悲同惜,一起思考。
他备尝艰辛,感慨万千。
他看到,“这片世道往还江山沉默的广袤大地,他看到真实的中国,那些远离繁华、历尽苦难的微渺苍生;有人享受着时势的造化,有人呑噬着战争的苦果。有人走不出昔日的阴影,有人被高速运转的社会毫不留情地狠狠抛下。—---岁月长河一直向前,历史却在因果中更替”。
只是所见的盼望不是盼望,到头来梦想成为了噩梦,人们一次次在那由愚昧自信构建成的厚重大墙面前撞得头破血流,仍不知道回头,醒不过来。
他研究台湾,从郑成功,到清前史,再到台湾的近代史,及至台湾战后民主运动……总结道:
“我们应当用台湾人的眼睛去观察,用台湾人的心情去感受,要从人性的角度,而不应单纯地只从政治角度,去看待两岸关系”。如同罗大估的歌词:“多少人在追寻那解不开的问题,多少人在深夜里无奈地叹息,多少人的眼泪在无言中抹去,亲爱的母亲这是什么样的道理。”
这个被捂住半截嘴巴的人说:
“要统一国土,必得要统一情感和人心。”
他“理性地看待历史和现在,认真地设想未来,希望站在一个积极善意的立场上,以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思,为管理边疆者及中国的政治决策者,提供一点力所能及的谏言和难以看到的角度,”让一种理性的政治能量释放出来。
他和他的团队,在边疆,舟车劳顿,负重远足,客观真实地记录,指出国家的战略高地,道出世界文明冲突的敏感地带,隐现世界格局的演变。
他细微地指出:“地理与人文依所在海拔高度的不同而特色迥异”,指出:“最高和最低,最冷和最热,最荒凉和最荗盛,形成鮮明对比,似乎也隐藏着某种注定对立的玄机。”
也提出:“在读懂了历史传统之美后,边疆某些地方转型之痛,可以理解某些失衡的民族心里在努力通过宗教寻找共同的依托和出口,要引起为政者的重视。”有些地区蕴含着某种神奇的力量,我们如何用好那些力量?
他和同事长途跋涉拍摄纪录片《强疆梦》。在黑瞎子岛上时,被‘穷凶极恶’的俄罗斯血统的蚊子咬得又痒又痛,伤痕累累。
他拍蚊子拍到神经质的程度。从岛屿上下来后,手还经常不由自主地往脸上打。
期间吃过的苦,受过的罪,负过的伤,流过的泪……呕心沥血制作出了《强疆梦》纪录片,剪辑出多个版本,却因种种原因,至今尚未播出。
《不知天高地厚--杨锦麟触电记》这本书中,故事轨迹朴实,处处闪现人性美的光华,体现着正义的底蕴。
他说:“所谓的诗意,理想和伟大,不要华丽的词藻,不需要太多的知识做铺垫,只需要纯净的情怀。”
他“至今依然,一本初衷,我还是我,做个善于归零重新出发的人。”燃烧着一段段生命,成就着处处精彩”。
资本主义的抠门,剔除他的筋肉,他认得清‘你’,用尽力气为‘你’奋斗,‘你’却不了解他;
社会主义的冷漠,冷凉他的血液,他在尽力为‘你’张口,‘你’却不认不得他;他终究不是‘你们’的他,‘你们’却注定是他的‘你’!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舆论空间越来越狭小,我们的话语权正在一点点消失,被捂住了嘴巴,习惯成自然,既成傀儡,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帮凶。
愚民的气力已是落日残阳,杨锦麟先生将我们从梦中惊醒,像从乌云(人类)中迸射出一道雷电,在人群中引起共鸣,也是我们的责任!
难得这“最性感的糟老头”,没有年龄,只有精神,只有梦想和意志,即便被捂住了半截嘴巴,却仍有足够强硬的内心,仍不知天高地厚地奔波在这肮脏的世界上,干净活过来几十年,保持“身体健康,心灵健康,智慧健康”,扛着责任和道义,独守心灵中只属于自己的孤寂。只可叹他的‘罪过’,想把破碎的世界修补完整。
“这本书不只是对上一个六十年的回顾和总结,也是对下一个六十年的期待和展望。
读懂一个人,能读懂一段历史”,我们的命运也在历史坐标的那些线上。
被捂着半截嘴巴的杨锦麟——他呐喊,和雷公闪电取得和谐,锦麟是濒危品种,一个独行侠,他对这个国家对世界的生态环境有一种睿智的把握。
不知天高天厚的杨锦麟,人间专横的高压电于他风骨无损。而捂住他半截嘴巴的那些东西是不必要的存货。这些也使他的所见、所思、所喜、所忧显得有趣而富有启迪。
这本《不知天高地厚——杨锦麟触电记》,是研究国家、国际关系的典范甚至多科全书。
他的观点见解锐利、率真、客观公正又一丝不苟。从文化、地理、民族心理、宗教等等方面,理解宗教和哲学的文化内涵,以及与科技共生的那些东西,都有解读的回声。
大国心态小意志的傲慢,不知天高地厚,难得理会这半张嘴有力的呐喊。
这种政治短板,缺乏政治智慧,演变成长不大但觉得已是成年人的尴尬自得,在舆论及国际形象方面则给国家、政府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飞翔的老鹰,在他又一次的重生后,体验着精神的亢奋和惊恐,还有光围绕着的孤独。
群山之巅,他凝视的双眸不让我们失落于莫测的深渊中;虎豹般的强劲和生气,会撕碎伪善的绵羊世界,将千年来套在我们脖子的磨盘卸掉、砸碎。
愿我们与先生能有精神的闪电,灵魂的淬火。
也许,还有对血流热度的感知力。
(读这本书就像看一部逼真的电影,一幕幕自己身临其境,仿佛自己一同经历过,置身其中,认真得很。我们的命运与整个共和国的历史息息相关,也与未来的历史走向不可分割。)
201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