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父母每天都在用语言定义和描述着孩子,很多孩子逐渐变成了父母所描述的样子。有的孩子被这些语言“驱赶”,最后成了语言里所塑造的那个人。
除了语言之外,父母的行为模式也在影响着孩子。
我们想一想,孩子和世界相处的方式是向谁学的?待人接物是向谁学的?对别人的不同态度,会如何反应?
孩子每时每刻都在学习。
孩子在与父母互动的过程中学习,如果孩子做错了事,被父母打哭了,他就学会了一件事:谁有权力,谁就说了算。父母一不高兴,就把孩子关在门外,说“我不管你了”,他孤单地在门外哭。这时,他又学会了一件事:生气的时候,要马上翻脸。
这些错误的互动方式,会让孩子的是非观、情绪处理能力等都出现偏差。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复印件”上的信息如果有错,一定是“原件”出了错。
父母的语言在塑造孩子,父母和孩子的每一次互动,都在影响着孩子。孩子在观察父母的反应、模仿父母言行的过程中,建立了他们的世界观。
我的理解:父母的积极,丰富词汇的语言,以及对孩子语言的回应塑造孩子的大脑和性格。父母的行为模式也是影响孩子的根本因素。
我的经验:我以前经常一看到大女儿不学习,或者他不听我的安排,我就会大发雷霆,甚至暴打孩子。我现在看到他经常用一根手指指着。别人倒数321,然后就怎么样。这个行为模式跟我是一模一样的。我的小女儿是在我学习之后养的。经常跟他做角色扮演或者读书。经常摸着他的小脑袋说说,他的小脑袋总有办法,于是他就相信他自己小脑袋总有办法。遇到事情就爱想方设法来解决。
我们的孩子就是我们口中的孩子。父母的语言和行为。都要成为孩子的榜样才行。
目标:做榜样妈妈。
行动:
1.坚持我的各项好习惯。阅读运动,早睡早起。事事复盘,
2.做一些名言警句,表在客厅里。
3.经常给孩子介绍张萌老师或者其他的名人传记。让这些人成为孩子的榜样。跟孩子拥有同样的榜样,是一件比较酷的事情。
4.坚持跟孩子一起学英语和论语。坚持家庭读书会。
5.把家里的环境收拾干净,让每一个物品都有一个固定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