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 棱棱露其爽|孙绰

一代文宗孙绰也会为有女愁嫁而苦恼

图片发自简书App


谢公云:“见林公双眼,黯黯明黑。”孙兴公见林公:“棱棱露其爽。”

【译文】

谢安说:“我觉得林公一双眼睛,黑油油的,能照亮黑暗的地方。”孙兴公也觉得支道林是:“威严的眼神里透露出直爽。”

孙绰字兴公,东晋玄言诗人,中都人,后迁会稽。为廷尉卿,领著作。

孙兴公少以文才称,温、王、郄、庾诸君之薨,必须绰为碑文,然后刊石。

他尤工书法,张怀瓘书估列入第四等。曾任临海章安令,在任时写过著名的《天台山赋》。其善书博学,是参加王羲之兰亭修禊的诗人和书法家。

01 名门也有怪僻女。

王文度的弟弟阿智,不仅仅是坏,年龄已大了,却没有人和他结亲。

孙兴公有一个女儿,也很怪僻、不近情理,又没有办法嫁出去;他便去拜访文度,要求见见阿智。

见面后,便假意说:“这孩子必定合意,很不像人们所传的那样,哪能到现在还没有成亲!我有一个女儿,还不丑,只不过我是个贫寒之士,本不应和你商量,但我想让阿智娶她。”

文度很高兴地告诉父亲蓝田侯王述说:“兴公刚才来过,忽然说起要和阿智结亲。”

王述又惊奇又高兴。

结婚以后,女方的愚蠢、顽固,快要超过阿智。

这才知道孙兴公欺诈。


孙绰作《兰亭序.跋》


02 早年博学善文,放旷山水。

孙兴公曾著有《遂初赋》自述其志,并著有《天台山赋》,与高阳许洵为一时名流。

据《晋书·孙楚传附孙绰传》记载,绰袭父爵为长乐侯,官拜太学博士、尚书郎,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

后历任建威长史、右军长史、永嘉太守。哀帝时,迁散骑常侍,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统领著作郎,负责撰拟文书的职务。

晋哀帝隆和元年,大司马桓温北伐收复洛阳后阴谋篡位,欲迁都洛阳,并请自“永嘉之乱”南渡者全部北徙河南。

朝廷及众官皆慑于桓温权势,无人敢提异议。唯孙绰挺身上书《谏移都洛阳疏》。疏中写道:

迁都乃“舍安乐之国,适习乱之乡;出必安之地,就累卵之危。”

疏上,迁都乃止。不久,转廷尉卿仍领著作郎。孙绰由此而一举名垂青史。


图片发自简书App

03 信奉佛教,与名僧竺道潜、支遁都有交往。

依附玄学来推行自己的宗教,他写了很多佛教方面的文章,如《名德沙门论目》、《道贤论》等。

在《道贤论》中,他把两晋时的七个名僧附会作魏晋之间的竹林七贤∶

以竺法护比山涛(巨源),
竺法乘比王戎(浚冲),
帛远比稽康(叔夜),
竺道潜比刘伶(伯伦),
支遁比向秀(子期),
于法兰比阮籍(嗣宗),
于道邃比阮咸(仲容),
认为他们都是高雅通达、
超群绝伦的人物。

孙绰被誉为玄言诗的名家,但其所作之诗仍不及支道林。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孙绰还是当时朝廷地方重臣,曾任右军长史、永嘉太守时,在会稽住过相当长的时间,与谢安、王羲之等皆为一时名流,是当时士族集团的重要成员。

殷浩、桓温、庾亮等的墓志碑文,均出其手。晋穆帝永和九年,与王羲之、谢安、支遁等四十一人会于兰亭,饮酒赋诗。

孙绰与其兄孙统各赋诗两首,孙绰并被推举撰《兰亭集诗·跋》。

孙绰的《游天台山赋》工丽细致,词旨清新,在晋赋中较为有名。

赋中虽流露出求仙思想,但对景物作了细致的描绘,如:“赤城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双阙云竦以夹路,琼台中天而悬居。朱阙玲珑于林间,玉堂阴映于高隅”等句,文辞工整秀丽,颇有情韵。

孙绰视此赋为平生得意之作,曾对范启说:“卿试掷地,当做金石声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