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小孩,那个小孩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它是我们童年生活的映照,影响着我们现在或者是将来的生活。那么如何去找寻我们心中的内在小孩,他是喜怒还是悲哀亦或是恐惧?
我们可以安静的躺在床上,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试着去想象自己身边有一个小孩。随后,我们就会发现每个人所看到的小孩是不一样。
有的小孩在朝着自己笑,他很开心。
有的小孩独自在玩,他很孤独。
有的小孩在寻找父母,他很恐惧。
有的想象出来的小孩面目狰狞,他恨这个世界。
有的小孩没有表情,他很冷漠
有些人甚至压根不敢想象这样的画面
你所看到的婴儿,就是自己的内在婴儿,也就是自己婴儿时的样子。过早的与母亲分离,让婴儿对周围的环境感受到恐惧,甚至有被抛弃的感觉。
孩子至少要让妈妈带到九个月,才能保证这个孩子有一个最低的心理健康基础。
曾经看见过一位奶奶带孙子,因为奶奶比较忙,所以在孩子几个月大时,在孩子睡觉之后,奶奶就会出去买菜或者做其它的事情,一出门就一个多小时。
奶奶认为这么小的孩子,她压根不懂什么,只要睡觉时把她放在安全的地方就可以了。
但事实上,孩子虽小但她也会有恐惧感,也会感到自己不被关注,也会有情绪体验。
所以一个家庭里,一定要尽量去协商,大家一起尽力照顾好孩子。如果是老人带,那么年轻人就把家里需要的东西都买齐全,让老人没有后顾之忧的专心看孩。如果妈妈亲自带,爸爸就得多腾出时间处理好家务。
不管孩子优秀与否,一定让他快乐成长,让他享受到父母家庭的温暖与爱,这样才能在人生道路上遇到问题时勇于面对和解决。
当一个人遇到心理上的困惑时,我们都会去询问他的基本情况,借此了解一个他的社会支持系统。
心理学上的社会支持系统通常是指个人的“社会支持系统”,即个人在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能获得的、来自他人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援。一个完备的支持系统包括亲人、朋友、同学、同事、邻里、老师、上下级、合作伙伴等等。
亲人就是最为重要的社会支持,如果一个人的社会支持系统良好,那么他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就会低一点。面对同样的问题,他有强大的内心,自然可以沉稳的面对。
而社会支持系统不良的人,心里原本就会很脆弱,这样遇到问题时他难过的不仅是眼前的问题,还有多年来心里积攒下来的失望、恐惧、冷漠、无助、绝望…… 。眼前的问题只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有时会看到一些会因小事而自杀,也许自杀的想法已经在他心头闪现的几百次,这一次只不过是已经攒够失望。
不妨也触碰一下自己的内在的小孩,如果他孤独就去抱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