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均院士,于今日凌晨两点仙逝。
悲从中来,不可断绝。
1.我老师眼中的李先生
对李先生最直接的了解来自我的导师张老师,他在讲课的时候,提起李先生当年写的文章:青藏高原隆起的年代、形式、与幅度的探讨,总是滔滔不绝,倒背如流。他说,先生著作等身,最出名的就是这篇刊登在中国科学杂志的文章。导师说起他的老师,老师总是眼里放光,说李先生带他们出野外是多么地充满活力,夸李先生智商超群过目不忘,赞李先生看完一本祁连山造山带的书,能给他们连着不看书讲一个月,因此在我的印象中,师爷真乃神人也!
2.我了解到的李先生
关于冰川地理学家李先生,我看过别人写的公众号,得知李先生出生书香门第之家,自小成绩优异,渴望通过开山探矿报效祖国,怎奈身体弱小,最后选择了地理学这门科学并为之贡献一生,他是青藏高原隆起这一科学问题的集大成者,他为长江黄河的起源问题提出了开创性的见解,他凭一己之力培养出三个院士,姚檀栋、秦大河、陈发虎,一师门四院士一度传为美谈。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李先生今日的离去,是地学界的损失,呜呼哀哉。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3.李院士专访
有些人,还来不及见一面,就已经离我们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