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耳尺
《二十二》观影感
-1-
是该放下仇恨,但不该忘记历史
去看了《二十二》,我其实并不想去看,我害怕去看这类的电影,因为我害怕自己会哭,而我讨厌哭,但我还是去了,因为我更害怕自己会遗忘这群老人,遗忘这段历史,这如果我们年轻人都遗忘了这段历史,那这段历史又由谁来铭记,又由谁来承担叙述这段历史的责任,所以我希望自己去铭记这些历史,我不求让所有人都知道但要让自己的后人知道,有这样一群老人,是历史的见证者,是那段苦难岁月的亲历者,即使我们永远无法体会她们内心的伤痛,即使那时候这些老人可能都走了变成一抔黄土,即使后人会丝毫不在意,我也要把这些叙述 出来,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让人记住这段历史,“记录是为了记住,不怨才能不忘。”她们心里可能已经没有了恨意,但所受的磨难却是这些老人心中永远不愿提及,永远不能被遗忘的一段经历,我不会成为仇恨的延续,但我会成为历史的传承者,成为一个说书人,像这部影片的导演一样用简单的手法去叙述这段沉重的历史,用最朴素的语言讲述一段苦难的岁月以及一群苦难的女人。
-2-
需要承载历史,也需要启迪后人
电影院满座,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内心有点不安,大概我的不安来自于我身边的人,我的左边坐着一位年轻女子,右边坐着一位中年妇女,我不安,不,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我害怕,害怕会在年轻女子的脸上看见不在意,也害怕看见中年妇女脸上的悲痛会形成鲜明的对比,我坐在两人中间就像是两人之间的代沟,又像是时间的鸿沟,难以跨越,更准确的来说两个人的代表着两个时代,而我在中间就像链接了两个时代,承上启下,承载历史启发后人,这么说来有点过于伟大,但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都应该有这样的不安,都要明白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历史决不允许因为时代的变迁而被遗忘,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年龄,我们都应该具备“承上启下”这样的理念,都应该明白在那段苦难的岁月里有那么一群苦难的人造就了我们现在的安居乐业,所以这一段历史都应该被谨记,所有这群老人都应该值得尊敬。
-3-
生命总会逝去,尘会归尘土归土
正片开始了,没有多么震撼的开场和结尾,一个追悼会,一个葬礼,都在一片白茫茫的世界里,就像冬季万物凋零,生命总会有冬季,我知道老人们会一个一个的走,带着她们的那段悲痛的记忆,一起被埋在这片广阔的土地里,在那小小的一个土坡里望着这片大地,她们热爱着这片大地,她们的生活没有痛苦,没有悲愤,这些老人就像我们的奶奶一样慈祥,平淡的活在世上,平淡的在午后在院子里小憩,平淡的唱起故乡的歌谣,平淡的看着自己的勋章露出笑容,平淡的照顾着院子里的小猫,没有声嘶力竭的控诉,没有咬牙切齿的仇恨,尽管用含糊不清的话说起那段尘封的记忆会哭,但我明白这些老人已经做好安静离开的准备,没有执念没有痛苦,或许在闭眼那一刻会回忆一切,或许会在干枯的肉体里挤出一滴眼泪,但我知道她们会很平淡,安详的躺进这片大地里,这些未被命运善待的老人,需要我们温柔的去记住,不要觉得这个题材过于承重,残酷而不去观看,如果我们选择回避或者遗忘,才是对这些老人最大的残忍。
-4-
看见不屈的灵魂,即使已白发苍苍
看见老人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整个观影厅也传来了许多压抑的抽泣声,从开始到结尾我都压抑着我那微不足道的眼泪,在我看来直击心灵的震感已无法让我用哭泣来表达,但我想不出更好的表达方式,所以我哭了,我也成了那压抑着哭泣的一员,我想所有看过《二十二》的人都控制不住,内心的酸楚、震撼、悲愤找到宣泄口奔涌着化成泪水布满脸颊,影片中老人们脸上身体上都是岁月沧桑的痕迹,每位老人给我的映像很深刻,但是最让我映像深刻的是林爱兰老人,那个没有亲人独自住在养老院的老人,看见老人因为找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章而露出笑容,我看见老人的脸庞我仿佛看见了一位铮铮烈女,听着老人抗日的经历,我整个脸颊都是酥麻的,我知道她那被岁月几乎风干的肉体里住着一个不屈的灵魂,即使她已经白发苍苍,我知道她那佝偻的躯体曾经是一个扛着大刀背着枪的抗日女英雄,即使年迈,我依然可以在她身上感受到一种让我害怕的精神,那是一种无畏,那是一身铁骨。
2015年12月林爱兰老人去世。2016年4月,老人墓前立起了墓碑,上写“抗日女战士林爱兰女士之墓”。她生前最珍爱的两枚纪念章,一枚随她入土,一枚捐给了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
终有一天二十万这个数字会变成零,但历史不可改变,我们必须永远铭记。
谨以此文献给《二十二》,献给所有的老人,也希望能看见我这篇文章的人能铭记历史,直面历史,我不知道自己是否确切的表达了我内心的感受,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都是忍不住眼泪打转,我不知道能否让人与我感同身受,但我就是想写点什么,想把自己的一切感受写出来,短短两千字或许并不能很详细的表达什么,但我知道总会有人在看见我这篇文章时内心会有触动,不希望延续仇恨,只希望能让人知道了解一段历史,给身边的人讲讲,带着那些不以为然的人去看看,有一群老人帮我们经受了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