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然雪婵
春节期间去小姨家拜年,同去的两个舅舅一家和其他亲戚加起来少说也有二三十个。这可忙坏了负责这一大家子口粮的小姨。
在小姨忙进忙出的同时,却见姨父也跟在后面打下手,洗碗、擦桌、洗菜、炒菜,不多时,两大桌子美味佳肴却已备齐。
饭后,姨父又将所有的碗洗了,桌子擦干净,才在沙发上落座与一众亲戚拉家常。
这在我们那个男主外女主内的大家庭来说,绝对是一桩美谈。
于是舅妈感慨地对小姨说:“还是你好,我们家的活儿从来都是我一个人干,过个年,要累得半死。”
姨父是他们那一辈罕见的大学生,而小姨却只念到初中。姨父凭借他的学识和能力跻身所在公司的管理层,颇受领导倚重。那时候小姨刚生下第一个孩子,而姨父的薪资在当时那个农村小县城里,也足以支撑起一家人的开支。
可待到小表妹长大上学了,小姨却再也不甘愿只当一个家庭主妇。她在姨父的帮助下,也在公司里谋了一个职位。起初我以为她只是为了混混日子,装装样子。
可不曾想她是极认真的。受学历所限,从未接触过电脑的她需要从头学打字学计算,学习公司业务和流程。而对于这一点,姨父却颇为支持,也给予她很多帮助和鼓励。
那时候恰逢我大学放寒假,在她家小住了一段时日,她便每日缠着我教她打字,她学不会拼音,只好转学五笔输入。于是每晚便见她拿着字根一遍遍地记背,白天就在一旁学习她那个职位要做的事情,认真做笔记。这对于三十好几初入职场的她来说,委实不是件易事。
可是那些操作她全部掌握了。并且日复一日的练习过后,建立了自己在她那个职位的“不可替代性”。
每次见她朋友圈的那些与同事旅行的照片,得体的穿着,轩昂的气质,与之前当家庭主妇时判若两人,眉宇间尽是饱满的自信,笑靥里藏着与岁月对抗的勇气,那一刻,我觉得她越来越年轻了。
后来小表弟出生,她仍然没有放弃工作,一边工作,一边带娃,两个孩子都没长大,可想而知其中的辛酸苦楚。
但对于她来说,工作就是一种甜蜜的负担,能证明自己的价值,在这沉沉岁月里,能让自己保有随时出发的力量。
而我钦佩这种力量。这是一种自我觉醒和自我督促的力量。
2
我见过太多的女人,生了孩子就想着待在家里做全职主妇,以照看孩子为由将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老公身上。
这当然无可厚非,也没有什么可指责的,毕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理念。也许人家老公一个人就能负担起一家人的生活开支。
最怕的是,她们往往在孩子长大或者上学后,又会带着满腔遗憾问“我都脱离社会好多年了,我现在能做什么呢”或者“我现在再出去工作,怎么跟这些年轻的人竞争啊”。
而后犹豫,纠结,退缩,最终什么也没做成。大好的光阴在这种踌躇摇摆中溜走。
上次跟老妈去小区里散步,碰到一个老乡,跟她聊了一会。
她老公是一个公司的普通员工,月工资是13000左右。她自从生了孩子之后就没再上过班,每个月靠着他老公的那点工资支撑家庭的开支。孩子如今已经5岁了。
于是她向老妈抱怨:“如果我老公的工资高一点就好了。我也想出去上班啊,但是我已经5年没上班了,不知道公司还会不会招我。”
“那你去试了吗?”我说
“我也想去试试啊,但是我怕受打击。”她怯怯地说。
有多少遗憾是出自这无数个“但是”的。
“但是我担心孩子没人照顾”,“但是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胜任”,“但是我都四十岁了”。
因为各种“但是”,你没有勇气走出去,于是你永远活在遗憾里。
3
去年考中级会计师职称时,我见过挺着大肚子来考试的准妈妈。她们一只手托着沉重的肚子,另一只手拿着习题册,做最后的冲刺。
敬佩之感油然而生。
我想妈妈都这么努力这么拼命了,孩子将来出生,一定不会逊色于母亲,他们多半会耳濡目染,沿着父辈母辈的足迹,创造一个属于他的未来。
一如现在小姨家的两个孩子,虽然父母亲都在工作,但他们的学习成绩每个学期都是名列前茅,家里的奖状贴了整整一墙壁。
可见,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勤奋扎实的父母,必然能教育出刻苦努力的孩子;而懒惰抱怨的父母,孩子也可能有样学样。
或许我们都害怕未知,畏惧挑战,那意味着脱离自己的舒适区,最后你可能一无所有,而人往往很难承受这些失去。
但是,不能因为害怕失去,就封锁掉人生所有的可能性。你可以向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去拼尽全力,最后即使有所失,但生活一定会以另一种形式补偿你。
至少你可以对十年二十年之后的自己说,我尽力了,我没有遗憾。这算是对自己一生的一个交代。
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