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在家马上就要14天了,回到家中不知不觉的也要待满14天了。
这期间除了出能买菜之外,就没有出去过。也没有当年见任何人,这日子过得算是超级的清静。
每天微信也没有什么信息,除了单位的微信群偶尔会弹出消息,其他就是一些微信公众号的推送,自己家人群里的日常琐事。
整个人好像生活在真空中,除去偶然的一些工作上的事情要处理,我觉得自己开始渐渐脱离社会了。
人是群居动作,是需要社会交往的,论这话的正确性,在经过这些的独处时,就已近得到了验证。
但是现在在疫情还没有完全过去的时候,我这样的普通人依然要保持着这样的生活状态。
这样的生活在过去被人称为隐居,就是找一处远离人烟的地方,自给自足,寻找一片自己的精神乐园。我想起了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的时候,我现在觉得,梭罗很不容易,他要处理好每天的生活,还要长期保持一个人的付出状态,在幽静的瓦尔登湖生活一年之久,他反思很多东西,逐渐到达一种返璞归真的境界。
即使这样,梭罗最终在一年之后又返回到城市,将他在瓦尔登湖的生活写成了一本书。这本书无疑成为了现在的经典读物。因为没有谁能像梭罗一样,像梭罗一样的人,未必能将长期独处的生活纪录下来,出版成书。
在我看来,梭罗的最后回归也说明,即使他的内心再纯净,精神生活在丰富,他最终也需要走向正常的生活,长期独处的那种寂寥是很消耗人的,因此,重新回到世俗世界,就变成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隐居生活后,梭罗的必然选择。
一些修行者,会将自己置于荒山野岭中,那里人迹罕至,他们有着更高的追求,摒弃世俗世界,唯有求得心中的那片净土才,才是他们的归宿。
我在想,如果我们不是那样高深的修行者,就很难长期的离群索居,在远离社会的地方自得其乐。我们除了必要的独处之外,也需要和更多的人交流,需要分享自己的乐趣,也需要知晓他人的喜悦。
人多数时候需要和周围的一些人产生某种共鸣,以此获得自身的存在感,价值感。所以,我们会每天翻看朋友圈中的信息,生怕错过了一条,会让自己变得无知。我不停地查阅目前最新的消息,以求最快速度地知道外界的动态。这样都是人之常情,我们需要交流,需要和人群保持联系。
但是我在想,平时的时候,我是多么渴望着周末,也是特别渴望一段不被打扰到安静时光,只是当下,真的拥有了这样的日子,反而又觉得无聊,又需要有事情可做,又渴求能够外出活动。
其实,我倒是觉得,人最大的弱点就是喜欢得不到的东西,渴望的永远是橱窗中买不得的商品,而手中之物,眼下的东西却又不知道珍惜。
生活需要的是珍惜当下,也需要希冀着未来,需要自己安静的时光,也需要融入社会,需要一个闲暇,也需要忙碌,这样都是一个度,火候最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