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那根刺”。第一次听这句话,是在粥老师的写作课上,他说要做一个有观点、有态度的人。
这让我想到自己的成长经历。
高一暑假,到300公里外的姑姑家。
中国申奥成功,先是激动的欢呼声,转而炮竹阵阵,姑姑的朋友们,带着啤酒西瓜前来,共度难忘之夜。
看着他们热血沸腾,闹成一团,而我,满脸困惑。
“你不激动吗?”姑姑不解。
我摇摇头:“离我太遥远了。”
“你的爱好是什么?”姑姑又问。
“嗯……”想了很久,我再一次摇头。
“那你有想做的事情吗?”姑姑继续追问。
“唔……”我绞尽脑汁,仍然没有答案。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
这就是我吗?稀里糊涂走过了人生前15年。如果一个人活着,却没有热爱;如果经历着,却毫无感触;如果走过,却没有爱过……那和行尸走肉有什么区别?
第二天早晨,发现沙发上躺着一本《看世界》,南非总统曼德拉为种族隔离发表演讲,立场坚定;马丁·路德·金为信仰不惜奉献生命;野生动物保护者为动物们的消失,扼腕叹息……那些思想、信仰、行动力,逐渐为我那原本平淡寡味的生活,增添了色彩。
那时,我第一次理解“我思故我在”这句话。
你可以生得平凡,但不能活得“死”气。人生在世,不妨做一个带“刺”的人,有观点、有态度、敢说话、说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