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字典、集合的相关特征
1.1字典
增:字典[key]=值;字典.setdefault(key,值);字典.update(字典1)
删:del 字典[key];字典.pop(key)
改:字典[key]=值。
1.2集合-无序,可变
查-遍历
增-集合.add(元素);集合.update(序列)
删- 集合.remove(元素)
改-不能修改。
数学集合运算: 包含(>=,<=),交集(&),并集(|),补集(^),差集(-)
2 函数调用
函数在声明的时候不会执行函数体,只有在调用函数的时候才会执行函数体。
2.1 函数的调用过程
2.1.1.物理过程
第一步:回到函数声明的位置
第二步:用实参给形参赋值(传参)
传参一定要保证每个形参都有值
第三步:执行函数体
第四步:获取返回值
第五步:回到函数调用的位置,接着往后面执行。
2.1.2函数调用的过程是一个压栈的过程
当函数调用的时候,系统会自动的在内存中栈区间开辟空间,存储函数调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这儿的数据包括参数和在函数的声明的变量)。当函数调用完成后,对应的内存空间会自动销毁。
3 函数的参数
3.1 函数参数分类
根据实参分为位置参数和关键字参数。
3.1.1 位置参数
让实参的位置和形参的位置一一对应。
def func1(a,b,c):
print('a:%d b:%d c: %d'%(a,b,c))
func1(10,20,100) # a:10 b:20 c: 100
3.1.2 关键字参数
实参以"形参名=值"的形式来传参。
def func1(a,b,c):
print('a:%d b:%d c: %d'%(a,b,c))
func1(c=100,b=20,a=10) # a:10 b:20 c: 100
3.1.3位置参数和关键字参数混合使用
前提:
1.保证每个参数都有值;
2.位置参数要在关键字参数的前面。
def func1(a,b,c):
print('a:%d b:%d c: %d'%(a,b,c))
func1(100,c=300,b=200) # a:100 b:200 c: 300
3.2 参数分类
从函数声明的角度又有:参数默认值,不定长参数,参数类型说明。
3.2.1 参数默认值
声明函数的时候可以给参数设置默认值,语法:参数名=默认值
如果函数声明的时候参数有默认值,调用函数的时候,有默认值的参数可以不用赋值;如果不是所有参数都有默认值,有默认值的参数必须放在无默认值的参数后面。
注意:设置默认值除了可以给参数一个默认的值,也可以对参数的类型进行说明。
def func2(a=1,b=2,c=3):
print('a:%d b:%d c:%d'%(a,b,c))
func2()
def func3(a,b,c=3):
print('a:%d b:%d c:%d'%(a,b,c))
func3(10,20,30)
3.2.2不定长参数
不定长参数:声明函数的时候,函数的参数不确定。
a.在声明函数的时候,参数名前加一个*,会将这个参数变成元祖,来获取多个实参的值(使用位置参数传参)
b.在声明函数的时候,参数名前加两个*,会将这个参数变成字典,来获取多个实参的值(使用关键字参数传参)
c.一个和两个混合用 - 还是用来表示不定长参数,调用的时候更灵活,可以用位置参数传参。也可以用关键字参数传参,也可以两个一起用。
要求:一个*的参数要放在两个*参数的前面。
# 1个*
def my_sum(*num): # 求多个数的和
print(num,type(num))
print('和:',sum(num))
my_sum(10,20,30,9,1,2) # (10, 20, 30, 9, 1, 2) <class 'tuple'> 和: 72
# 2个*
def func5(**num):
print(num,type(num))
func5(a=1,b=2,c=3) # {'a': 1, 'b': 2, 'c': 3} <class 'dict'>
#1个*和两个*混用
def func7(*args,**kwargs):
print(args,kwargs)
func7() # () {}
func7(8,9,10,29) # (8, 9, 10, 29) {}
func7(a=10,b=20,c=30) # () {'a': 10, 'b': 20, 'c': 30}
func7(1,2,3,xx=11,yy=22) # (1, 2, 3) {'xx': 11, 'yy': 22}
def mysum(*args,**kwargs): # 获取一组既有位置参数又有关键字参数的数据的和
sum1=0
for item in args: # 遍历元祖
sum1+=item
for item in kwargs: # 遍历字典
sum1+=kwargs[item]
print(sum1)
mysum(1,2,x=3,y=4) # 10
mysum(1,2) # 3
mysum(x=3,y=6) # 9
3.2.3参数类型说明
参数类型说明,只是对参数类型进行提示,不能限制参数类型。
a.设置默认值
b.参数名:类型名
注意:类型说明除了说明类型外,还可以做相应类型对应的语法提示。
def func8(a1:list,a:int,b=[]):
print(a1,a,b)
func8([1],2) # [1] 2 []
4 函数的返回值
4.1 返回值
a.函数的返回值就是return关键字后表达式的值,就是函数调用表达式的值。
b.python中所有函数都有返回值,默认是None
return - 关键字;返回返回值;结束函数(当函数在执行的过程中遇到了return,函数直接结束)。
如果函数体中没有return,函数会在函数体执行完成后将None作为返回值。
函数调用表达式 - 调用函数的语句;当函数调用完成后,函数调用表达式的结果就是函数的返回值。
def func3(m,n):
return None # None作为返回值,在这儿结束函数。函数体后面的其他语句不在执行。
print(m,n)
看一个函数的返回值,永远只看是否遇到return,遇到了就是return后面的值,遇不到就是None。
def func5():
print('hello')
print(func5()) # None 返回值是None
返回值的作用:就是将在函数内部产生的数据,传递到函数的外面,防止在函数调用完成后被销毁
什么时候使用返回值:如果实现函数的功能会产生新的数据,一般都会将这个数据返回。
4.2 同时返回多个值
python的函数支持返回多个值
return 返回值1,返回值2,返回值3... - 实质是以元祖的形式返回。
def func6(*num):
sum1=sum(num)
return sum1,sum1/len(num)
sum1,aver=func6(1,2,3,4,5)
print(sum1,aver) # 15 3.0
print(func6(1,2,3,4,5)) # (15, 3.0) 返回的是一个元祖
5.返回值的应用
返回值能做的事情,函数调用表达式都可以做。
5.1.用函数调用表达式给变量赋值
def func1():
return 'hello'
str1=func1()
print(str1) # hello
5.2.通过函数调用表达式使用相应的方法
def func2():
return [1,2]
item=func2()[0] # 列表第一个元素
print(item) # 1
item=func2().append(3) #item获取的是append函数的返回值,而append没有返回值,故item为None
print(item) # None
5.3.将函数调用表达式作为容器的元素,函数的参数,函数的返回值.
def func3():
return 100
def func4(m):
return func3()
re=func4(func3())
print(re) # 100
6 匿名函数
匿名函数还是函数,除了声明的语法以外,函数其他的语法匿名函数都支持。
6.1.匿名函数的声明
a.语法:
函数名 = lambda 参数列表:返回值
b.说明:
函数名 - 变量名
lambda - 关键字
参数列表 - 和普通函数的参数列表的作用和要求一样
返回值 - 相当于普通函数return关键字后面的表达式。
注意:匿名函数中,冒号后面的语句属于函数体。在声明的时候不会执行。
匿名函数的调用和普通函数一模一样。
my_sum1 = lambda num1,num2=0:num1+num2 # 匿名函数求两数之和
# 用匿名函数对列表中的字典进行按年龄排序
list1=[{'name':'张三','age':20},{'name':'李四','age':10},{'name':'王武','age':30}]
list1.sort(key=lambda item:item['age'])
print(list1) # [{'name': '李四', 'age': 10}, {'name': '张三', 'age': 20}, {'name': '王武', 'age': 30}]
6.2 python中的三目运算符
c中的三目运算符:条件语句?值1:值2 - 条件语句为真,值为1;否则为值2
max=x>y?x:y; # c中三目运算符求两数的最大值
python中的三目运算符:值1 if 条件语句 else 值2
max1= num1 if num1>=num2 else num2 # python中三目运算符求两数的最大值
# 获取指定字典中指定下标的值
my_value=lambda key,dict1:dict1[key]
dict1={'a':1,'b':2}
str1=my_value('a',dict1) # 获取a对应的值
print(str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