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说这是是个焦虑的时代,大家不是因为生存而焦虑,不是因为温饱而焦虑,是因为知识而焦虑。
这是一个很常见的场景,每天躺在床上,首先想到的不是,我应该睡觉,而是想着我还要再玩会手机,再看会视频,再刷会抖音。刷手机,是一种无意识的动作,刷着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刷却浑身不舒服,这或许也是焦虑的一种表现。刷着手机,总感觉自己好像收获了很多的东西,当一个小时过去之后却发现,好像知道了点什么,却记不住具体是什么,这就造成了我还需要再看点的欲望,欲望又驱使着重复着前面的动作,直到身体发出了不能承受的警告,才放下手机,决定睡觉。而第二天当你躺在床上醒来,第一件事并不是起床,而是重复着睡觉之前的动作,直到你意识到,该下床开始新的一天了,才终止。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上床之前,你会乖乖的不看手机,你依然会一边干着活一边刷手机,走路刷,吃饭刷,手机已经不能离开你,哦不,是你已经离不开手机。这就是大多数人的常态,明明知道不应该刷,却停不下来。是手机的应用太多了每一个都要打开查看吗?不是,你甚至可以一天都只刷着微信。是手机有什么特别吸引你的地方吗?不是,你都不知道自己在刷什么,你只是麻木的刷着手机而已。
而最严重的事情是,你总是以为别人有重要的事情会找你,结果你打开了社交软件,打开了朋友圈,扣扣,却发现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消息,有的是公众号的,有的是群聊天的,有的是朋友圈的,你一条条打开,不断刷点消息提示的红点,像是一个强迫症患者,直到把所有的红点都熄灭,你才觉得心满意足。一开始红点是为了提示,然而随着信息的爆炸,你发现每一个红点都让你关注甚多,你想平静,确无法忽略红点带给你的焦虑,或许这就是社交焦虑症最深的地方。为什么会这样呢?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一旦由现实生活为主的交流转移到虚拟网络之间的交流,就会深度依赖社交平台,为了满足心里那点可悲的被需求感,只好时刻盯着一个个平台,等待着被需要的时刻。
再来看,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你的身边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有趣的信息,但是那只是一点有趣而已,你抓住不放,想每个都收入囊中,却什么也抓不住,就如一盘散沙。你恐慌着,看着一个个大佬在这在那都展示了自己所学所得多么的有深度,你想赶上他们,却不知道如何下手,终于有一个有一个的知识分享社区,你从这个课程到那和推文,好像离他们近了点。嗯,你看我这个阅读的东西和他们一样。你心里这样想着,好似自己也做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得到不小的收获,内心得到片刻的满足。然而,当你和大佬谈话时,你却发现你只会说一两个相关的词汇,却再也拓展不开来,沮丧与自卑席卷了你,你变得焦虑不安,又试图从各种分享、各种知识课程得到一个很高的深度,你马不停蹄,却依然一无所获,为什么?因为你只剩下了浮躁,只剩下了焦虑。
这是一个快消的社会,人们焦虑着,普通群众想象着接触大佬的世界,他们被各种知识经济晃得眼花缭乱,却忘了知识的本身并不是喧嚣的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