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何晏为吏部尚书①,有位望,时谈客盈坐②。王弼未弱冠③,往见之。晏闻弼名,因条向者胜理语弼曰:“此理仆以为极,可得复难不?”弼便作难,一坐人便以为屈。于是弼自为客主数番④,皆一坐所不及。译文:何晏任吏部尚书,地位尊贵声望高,一时间清谈客人常常满堂满座。王弼年纪未满二十岁,前往拜访他。何晏听说过王弼的名声,于是整理刚才清谈中精妙绝胜的玄理告诉王弼说:“这义理我以为很完美了,你能够再提出诘问辩驳吗?”王弼于是提出诘问,满座的人都认为理屈,无可辩驳。于是王弼自任主客双方一层层反复自难自答,全是一座人谈论所不及的。 注释:①何晏:字平叔,三国魏人。有才名,好老庄,与夏侯玄、王弼等倡导玄学,崇尚清谈,开魏晋风气,著有《道德论》。②谈客:清谈的客人。魏晋尚谈玄,聚客清谈成一时风气。③未弱冠:不满二十,未行加冠礼。④客主:指辩难的客方、主方,客问主答。自为客主,即自为客主双方,自难自答。 原文 译文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