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
(1) 本次作业要求1000字以上的故事/小说,不限主题,自由发挥;
(2) 或者交一篇小说/故事初步的构思(不限制字数,作为一个写作者,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是什么样子就什么样子呀)。
(3) 对我四节课程的感悟和体会,不必抄录、引用我的讲义,请用自己的理解写。
三选一的作业,先完成第三项吧,随着加深理解与感受后,再尝试一下第一项和第二项的作业吧。
我比较笨,我需要慢慢来。
今晚的讲课内容,我理解的是“如何完整地写好一篇小说”。开头,中间的情节发展,人物的刻画,心理的描写,场景的描述,漂亮的结尾。
月儿老师在课上多次提到“刻意练习”,多练笔。说得就是我。
感受力,关键词:细腻。通常是在对人物的刻画,心理的描写,场景的描述。是,我也知道,要细腻,但是我细腻不了,感受力欠缺细腻,太过粗糙,这是刻意练习一。
想象力,发散的思维,就类似是画家作画一样,不仅有眼前被人们熟知的,还有更深层次的肉眼所看不到的,这是刻意练习二。
词汇量不达标。说起词汇量,感受力和想象力的表达都离不开词汇量,没有词汇量的支撑,再好的感受也表达不出来,确实是,想把偶尔的碎片和灵感串联起来,却找不到合适的词,这是刻意练习三。
静心与沸腾。这应该是两种心理状态,安静的环境和平和的心态下,更容易写出有画面感的文章。沸腾的感觉还需要继续感受。好的文章,都是有力量的,或发人深省,或激励,或坚定,都是稳扎稳打的,自己在方面是急躁的,着急的开始,着急的结尾,这是用心感受一。
再就是描写,心理描写,场景的描写,对白的作用及漂亮的结尾。所有的这些内容,都需要有词汇量这个强大的支撑。(词汇量欠缺,需要刻意练习)
在四月份曾写过一篇故事《整蛊》,也看过其他伙伴的文章,优秀的创作者3000多个字就写得特别好,读得津津有味,没有很复杂的文字;我啰嗦了8000多个字才勉强写明白,差距就很明显了。
目前还停留在碎碎念的阶段,有时候也想言简意赅,写着写着,个人情绪就疯狂带入,控制不住自己了,也想收,却不知道该从哪开始收了。再就是对白,感叹词有点多,就把平时自己说话的方式强行带入,越修改越多,反复读,读得越通顺带入得就越多,这也是比较挠头的一个问题。
本次听课的感受,越听越觉得自己问题多,所有的问题都指向一个点:词汇量太少。看到精彩的部分,也会有摘抄,或者是在手机的备忘录里,想用的时候可以随时找到,就是有一个问题,不能通篇都用,通篇用就是照抄了。
2020年前,工作相对轻松,看到好的文章,在摘抄的同时,会备注自己的一些观点,在写文时会更加深刻;2020年后,随着工作量的增加,看书也少了,抄写也相对减少,备注感受也少了许多,对外界也少了许多的感受力,每天的固定思维模式,想象力也枯竭了,所以写出来的东西大多很急躁,很苍白,很单一。
悟到这,感觉还有很多没有悟出来,还需要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领会,继续学习。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有悟的不对的地方,还请月儿老师海涵,谢谢老师的倾囊相授。